海蜇与雪羹汤

标签:
海蜇荸荠雪羹汤沙蜇高丽蜇杂谈 |
分类: 医案医话 |
海蜇与雪羹汤
休假期间去了荣成的仙人桥村,村民大多以出海打渔为生。现在正是捕捉海蜇的季节,渔民每天早起抓海蜇。附近的海域的海蜇最常见的有两种:沙海蜇(简称沙蜇)与高丽蜇(音)。码头上有专门收购海蜇的客商:高丽蜇价格高,每斤3.5元,每个高丽蜇重量仅有二三十斤,沙蜇价格低,每斤四五分钱,但每个沙蜇重达一二千斤。有人打上海蜇来,立即就在码头上卖掉,有的运回村里,用沙围上,撒上明矾、海盐,渗出海蜇中的水,制作成海蜇皮,自己食用。
海蛰又名水母、白皮子,犹如一顶降落伞,也像一个白蘑菇。形如蘑菇头的部分就是“海蛰皮”;伞盖下像蘑菇柄一样的口腔与触须便是“海蛰头”。海蛰皮是一层胶质物,营养价值较高,海蛰头稍硬,营养胶质与蛰皮相近。沙蜇体积较大,必须用大网将其兜住,然后用渔船桅杆上的滑轮将其吊起,才能放进船舱中,因此,不容易看清其长相。能看到的只是一摊冻状物,含有较多的水分。
一天早晨,我们去码头准备出海,许多勤劳的渔民已经满载而归。风逐渐大了,无法出海,只好在码头看人家收海蜇。一位渔民打了一个大沙蜇,盛满了整个船舱。听说大叔家来了客人,就用刀子在最洁白、最透明的部位切了两块,送给大叔。我看着像切豆腐一样,那位渔民老兄讲,大沙蜇又称“海豆腐”,将水渗出后,就成了豆腐皮,就是海蜇皮。
那位老兄送的两块海蜇很沉,有三十多斤。大叔用网兜将其背到家去,切成 10cm×6cm×5cm的方块,泡进自来水中。泡了大约三四个小时,中午就做了一道凉拌鲜海蜇。将泡好的海蜇切成方块状或者细条状,用适量的醋、绵白糖、蒜末、炒熟的花生末、香菜末,拌匀即可。晶莹透明,滑嫩爽口,真是一道美味佳肴!这种菜只有在海边才吃得到。因为海蛰也和其他海产品一样,运输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受到诸如嗜盐菌等细菌的污染,致食凉拌海蜇丝引致细菌性食物中毒。曾有报道说一家大酒店就曾发生过一起73人因食凉拌海蜇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事故。因此,生拌海蛰丝一定要用新鲜的海蜇,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做好防蝇、防尘、防污染等工作,最好是切丝之后再用凉开水反复冲洗于净,晾干,以预防食物中毒。
海蜇不仅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海蜇味咸性寒,入肝、肾经,具有滋阴清热,化痰,生津,软坚散结,消食化积,润肠通便的作用,还能够降血压。因此,可以治疗痰热咳嗽、哮喘,可以治疗痰热内存或者阴虚阳亢性的高血压病,还可以治疗大肠津液枯竭所致的大便干结难下,也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还可以治疗食积化热。《归砚录》曰:海姹,妙药也。宜气化瘀,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故哮喘、胸痞、腹痛、症瘕、胀满、便秘、滞下、疳、疽等病,皆可量用。《医林纂要》曰: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渴醒酒,止嗽除烦。
雪羹汤见于源于《古方选注》。用于阴虚痰热,大便秘结。近来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对早期患者更为适合。用海蜇120g,荸荠360g(连皮)。加水煎至浓稠。吃荸荠、海蜇,空腹顿服或分2次服。这里海蜇为海蜇皮,当然用鲜海蜇效果更好!对于儿童感冒发热、痰热咳嗽也具有良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因为这个方子还有消除食积之火的作用。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也给出了这个方子:海蜇60g,切碎;荸荠100g,去皮。加水一同煮熟,并待水将干为好。除去海蜇,将荸荠分数次服食。本方以海蜇、荸荠消化积滞,弃海蜇以利于小儿服用。用于小儿饮食积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