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附子理中丸(1)

(2009-07-29 11:28:42)
标签:

健康

附子理中丸

蜜丸

干姜

杂谈

分类: 医案医话

附子理中丸

 

释名

附子理中丸,附子为君药。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从附子的生长周期来看,冬至时栽种,夏至时收获,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心为纯阳之剂,大辛,大热之品。大补阳气,还能散寒。治疗阳虚、阳脱必需之药。理中丸,理脾胃,调理脾胃的意思,由于脾胃虚寒,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调理中枢使中枢正常运转。    

出处

原出张仲景《伤寒论》,是主治太阴虚寒病症的主方。现中药生产厂家的说明书只写服法:口服,一次1丸,每日2次。而不写服后法。原书为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 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所以如食顷、食热粥,目的在于饮热粥以助药力,使其更好地发挥药效。

组成

附子() 100g 党参 200g 白术() 150g 干姜 100g  甘草 100g 制附子大补阳气,散寒,附子大辛,大热,好的附子片用舌舔一下,舌会有麻的感觉。有的老中医讲,服药后口唇有麻木感,就说明附子的用量已经足了,可以暂停服药了。再服有中毒的的可能。党参,在伤寒论中都是用人参,现已改为党参,党参健脾益气,有益于中焦气机的升降。干姜,是生姜干燥所得,因为其色白,又称为白姜,与生姜相比,干姜的温热之性比生姜要厉害,但仍具有降胃气、止呕吐的作用。干姜与附子同用,温阳散寒之力大增,“附子无姜不热”,就是说,但用附子其温热之药力大减。甘草这里应为炙甘草,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兼具调和作用。

总的说来,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功能主治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