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何以成其大?
(2009-05-24 20:04:51)
标签:
望诊大国医郭一山云鹤鸣整骨手法王成琪杂谈 |
分类: 医案医话 |
《大国医》何以成其大?
近日看了几集电视剧《大国医》,从医学的角度,我感慨许多,摘其两点,请方家指正。
1.牛饮
意大利人意外骨折,郭一山先是手法复位,然后开了内服的中药。意大利人开始喝中药时的困难情况,演员表演的非常到位。中药是那么难喝啊,说苦不苦,说甜不甜,大多数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怪怪味道。许多人难以下咽!因此,喝中药,决不能像月下品茗、邀三五知己品茅台酒那样,喝进一口,用舌在口腔中轻轻搅上几圈,慢慢地享受唇齿留香的感觉,只能是大口大口的喝进去,像牛饮水那样。所以,后人把经常吃中药的人成为 “牛饮之徒”。
的确,中药的口感不容易被人接受,尤其对于儿童,吃中药就更为困难。但是困难也必须接受。中国有句谚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益于行”就是说这个道理。后来中医界人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努力进行了许多尝试,试图改变中药的剂型。但这些努力成果不明显。中药复方注射剂就是多种尝试的一种。临床应用证明出现了许多的副作用,有些还是致命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既然为静脉注射剂,那就必须按照静脉注射剂的要求去做,如果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就必须尽可能的滤去其中的杂质,这样做了,符合静脉注射要求了,但有效成分也几乎没有了。所以中药复方注射剂就面临两难的境地。
藿香正气水是防治中暑、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口感太差,患者不容易接受。有的学者就把它改为胶囊制剂,成为藿香正气软胶囊。口感是好了,疗效却大大下降。没有了藿香正气水的那种辛辣味、那种苦味,他的发汗、止痛、散寒、止呕的作用也就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疗效了。
中医药治病靠得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许多人都知道萝卜能除胀、理气,为什么呢?许多人虽然知道吃萝卜能除胀,但又怕萝卜的苦味、辣味,所以挑一些甜的萝卜吃。好吃了,但理气除胀的作用小了。真正有理气除胀作用的是那些辣味、苦味较重的萝卜。中医讲辛能通、苦能降,人吃萝卜吃多了,就容易放屁,就是因为萝卜能降气、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许多饭店里都有一道凉菜凉拌萝卜皮,这种萝卜皮辣味、苦味较浓,具有非常好的理气除胀的功用。辣萝卜埋在土中,次年春天,发芽开花结子,这个籽就是萝卜子,本草书上称为莱菔子,具有下气消食除胀之功,地下的萝卜就叫“仙人头”,具有理气除胀、利水之功,可以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之证。
所以,中药的口感问题,我认为是很难解决的。口感是好了,没有疗效了,那就不是中药了。为了身体的康健,当几天“牛饮之徒”也未尝不可。
2.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