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国医》何以成其大?

(2009-05-24 20:04:51)
标签:

望诊

大国医

郭一山

云鹤鸣

整骨手法

王成琪

杂谈

分类: 医案医话

《大国医》何以成其大?

 

                     ——观《大国医》感悟

 

近日看了几集电视剧《大国医》,从医学的角度,我感慨许多,摘其两点,请方家指正。

1.牛饮 

意大利人意外骨折,郭一山先是手法复位,然后开了内服的中药。意大利人开始喝中药时的困难情况,演员表演的非常到位。中药是那么难喝啊,说苦不苦,说甜不甜,大多数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怪怪味道。许多人难以下咽!因此,喝中药,决不能像月下品茗、邀三五知己品茅台酒那样,喝进一口,用舌在口腔中轻轻搅上几圈,慢慢地享受唇齿留香的感觉,只能是大口大口的喝进去,像牛饮水那样。所以,后人把经常吃中药的人成为 “牛饮之徒”。

的确,中药的口感不容易被人接受,尤其对于儿童,吃中药就更为困难。但是困难也必须接受。中国有句谚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益于行”就是说这个道理。后来中医界人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努力进行了许多尝试,试图改变中药的剂型。但这些努力成果不明显。中药复方注射剂就是多种尝试的一种。临床应用证明出现了许多的副作用,有些还是致命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既然为静脉注射剂,那就必须按照静脉注射剂的要求去做,如果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就必须尽可能的滤去其中的杂质,这样做了,符合静脉注射要求了,但有效成分也几乎没有了。所以中药复方注射剂就面临两难的境地。

藿香正气水是防治中暑、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口感太差,患者不容易接受。有的学者就把它改为胶囊制剂,成为藿香正气软胶囊。口感是好了,疗效却大大下降。没有了藿香正气水的那种辛辣味、那种苦味,他的发汗、止痛、散寒、止呕的作用也就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疗效了。

中医药治病靠得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许多人都知道萝卜能除胀、理气,为什么呢?许多人虽然知道吃萝卜能除胀,但又怕萝卜的苦味、辣味,所以挑一些甜的萝卜吃。好吃了,但理气除胀的作用小了。真正有理气除胀作用的是那些辣味、苦味较重的萝卜。中医讲辛能通、苦能降,人吃萝卜吃多了,就容易放屁,就是因为萝卜能降气、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许多饭店里都有一道凉菜凉拌萝卜皮,这种萝卜皮辣味、苦味较浓,具有非常好的理气除胀的功用。辣萝卜埋在土中,次年春天,发芽开花结子,这个籽就是萝卜子,本草书上称为莱菔子,具有下气消食除胀之功,地下的萝卜就叫“仙人头”,具有理气除胀、利水之功,可以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之证。

所以,中药的口感问题,我认为是很难解决的。口感是好了,没有疗效了,那就不是中药了。为了身体的康健,当几天“牛饮之徒”也未尝不可。

2.基本功  任何一门技术都有基本功。《大国医》中,郭一山开始传授整骨技术给云鹤鸣。云鹤鸣有着极高的悟性,老师未授就知道夜间训练对全身骨骼的手感。郭一山知道后深感佩服。熟悉全身骨骼的手感是一个整骨高手的基本功。好的整骨医生在黑暗中从一堆骨头中能够按照人体骨骼固有的顺序排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骨架,郭一山的爷爷用一柱香的工夫,郭一山的父亲不到一柱香的工夫,而郭一山只需要半炷香的工夫。所以平乐郭氏整骨才有辉煌的历史。前些日子去潍坊参加《王成琪显微外科学》一书的首发式,与王成琪院长进行了深刻的交流。王院长之所以在显微外科领域作出如此突出的贡献与其苦练显微基本功是密不可分的。开始涉猎显微外科是文革期间,连一台显微镜都没有,也没有缝线,用细头发代替缝线,联系缝合小血管。夏天蚊虫叮咬,王院长就用塑料布把腿包起来,一练就是一夜,次日许多同事都看到他双眼布满红红的血丝。就是这样,经过苦练基本功,他创造了缝合直径0.2mm血管的世界纪录,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痛苦,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中医有没有基本功?有,熟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药性赋》、《伤寒杂病论》等,这些都是基本功。除此之外,要苦练望诊,《内经》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所以作为一名中医师,一定要苦练望诊。南怀谨先生谈望诊:学医的时候,要练眼神……所以学医先学望,眼睛一看,已知道了一大半,等到把脉,那是最后的事情了。南老师谈得真好,他胜过许多名老中医。我说:“中医一定要成为好色之徒。”要善于望患者的脸色。脸色反映了健康信息。如果你看到一女性,面色萎黄,那肯定属于气血亏虚,大多有月经不调、睡眠不好的症状,如果面色光白,大多属于阳气不足,有畏寒怕冷、四末不温、痛经等症状……所以望诊是中医的首要基本功,学中医的一定要勤学苦练,才能成为苍生大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