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2008-12-25 22:17:01)
标签:

桑叶

望诊

梧桐

病理学

南怀瑾

黄帝内经

杂谈

南老的书很好读,深入浅出,读完后常常令人醍醐灌顶、豁然顿悟。南老很谦虚,所以称“小言”,虽然自称不懂医,但我认为他是大医,比许多名老中医造诣还要高。

南老在书中讲到:“你看《黄帝内经》没给你讲治病吧!也没开什么方子。为什么罗罗嗦嗦讲这些呢?这个就是病理学了,或者讲治病的哲学。把这个把握住了,你做医生就会非常高明了。至于药物,要仔细去研究,而且遍地都是药,看你怎么去用。”

这段文字中的 “病理学”,决不是西方现代医学的“病理学”而是指发病的机理,相当于中医当中的“病因病机学”,只有掌握了疾病的病因病机,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法则,这样才能做一个高明的医生。许多西医嗤笑中医,说:《黄帝内经》几千年前的东西了,中医还抱着老古董、老皇历不放,真是不可思议,太落后了。有时面对着这样的讥讽,我不知如何回答。看了南老师的书,终于知道如何反击了。

“至于药物……而其遍地都是药,看你怎么去用。”读到这里,我想起了叶天士的一则轶事。在一个秋天的深夜,一孕妇难产,其丈夫请叶天士出诊。天士睡眼朦胧,仔细询问了病情,默默思考对策。寂静的深夜里,习习的秋风吹拂着院中那棵高大的老梧桐树,突然, “呵啪”一声,一梧桐叶翩然落地。天士说:“就他了,你拿这片梧桐叶,回去煎水,给你夫人服用,孩子就生下来了。”病人家属照天士说的去做了,很快孩子就平安的出生了。后世医家认为梧桐叶治难产,那是大错特错了,也将遗患无穷。叶天士在这里巧妙的利用了梧桐叶的沉降之气,如果你用夏天的梧桐叶来治难产,怎么能有效呢?由梧桐叶我又联想到桑叶,桑叶如果入药,必须用霜桑叶。假如用夏天的桑叶,最好去养蚕,治病是没有什么用的。桑叶只有经过了霜打,才秉承了大自然的寒凉之气,才能呈“铁扇子”状,才能清肺热、止咳嗽。

南老师谈望诊:“学医的时候,要练眼神……所以学医先学望,眼睛一看,已知道了一大半,等到把脉,那是最后的事情了。”南老师谈得真好,他胜过许多名老中医。现在的许多年轻中医,都是教授、博导、主任医师了,连望诊都没有学会。还有的中医呢,故弄玄虚,号称一脉就准。其实望诊诊病才代表了中医的最高境界。我在读书时,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过我的恩师周次清教授,周老说,其实病人一进诊室,第一眼望过去,病人的大体情况就差不多明了了,处方用药也就大体有数了。

其实这本书中还有许多令我印象很深之处。读后真是受益匪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