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食冰冷肠坏死,炎炎夏日莫贪凉
前些天,济南的几家报纸同时刊发了一篇新闻,大体说某个十余岁的女孩,因天气炎热,每天吃数根冰棍,连吃数日,导致剧烈腹痛,最后诊断为肠坏死,最后不得不切除了坏死的小肠。女孩的生命因手术切除小肠而得救了。看了这篇新闻,一般老百姓都有这样的想法:吃冰棍还能吃出肠坏死?西医太神奇了外科太神奇了,竟能开膛破肚,切除坏死的小肠,救人一命。
我作为一个医生却在思考:对这名患者的肠坏死,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是最佳选择吗?不用手术而采用中医药治疗能否挽救患者的生命呢?我认为,中医药对该患者的肠坏死不仅能治,而其治疗效果比手术还要好,而且还能避免切除坏死小肠带来的副作用。
其实孩子患的肠坏死病是以严重腹痛为主要症状,中医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非常明晰,非常准确,道理也非常浅显易懂。每天吃数根冰棍,连续吃数天,肯定是寒邪直中肠胃。热胀冷缩,受到寒邪刺激,胃肠的小血管,急剧痉挛、收缩,血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病人出现脘腹部剧烈冷痛的症状。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这时,看西医可能就是肠坏死,需手术切除治疗。中医就诊断为腹痛,或寒疝,或大寒痛,治疗就需采用散寒止痛的方法,可用附子粳米汤、附子理中丸、良附丸加减治疗,如有大便不通,也可合用大黄附子汤。如果该患者首诊遇到中医,并且服用了上述方剂、药物,就不会挨这一刀了,不仅少受苦,少花钱而且康复的更快,还不会遗留下后遗症(吸收不良等)。因此看到这则新闻后,我很为这个女孩惋惜,也为百姓们不了解中医而遗憾!记得我曾治疗的一个患者,3岁,嗜食冰冷之物。每日自幼儿园归来就打开冰箱,取食冷饮、冰块之类,后经常腹痛,亦不再敢吃冰冷,家长带患儿来诊,了解病情之后,开了3剂附子理中汤,服后痊愈。
“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前的奢侈品(诸如冰箱、空调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普及、大众化了。正因为如此,炎炎夏季,寒邪致病更为多见。以前的中医书讲六淫之暑邪时,常说暑邪致病的特点有三:暑为火邪,易耗气伤阴,易夹湿邪。现在来看要加一条“暑多上(夹)寒”了。
有一10岁患儿,熟人,只要一感冒,家长就带他来找我。五月份的一天,气温已出奇得高。他踢完足球,满身大汗,回到家就打开空调,半个小时后就赶到害冷,骨节酸痛,体温39.6°C,全身无汗,体若燔炭。我正出差在京,其家长电话予我索方,问明情况后,处了一个小方,药仅有5味,麻黄汤原方加生石膏。当晚连续服2剂,翌日晨起,体温已恢复正常。
“病由自己生”,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夏天虽然天气炎热,如果你过度贪凉食冷,就容易受到寒邪侵袭而发病。夏天就让自己多出点汗吧!莫贪凉,贪凉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