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从2006年开始学习非暴力沟通。以下是她发来的一次实践记录:
“2010年7月,我开始在菲律宾Leyte岛的Bethel International School
教授中文课程。十年级和十一年级的中文课是在同一时间,但是几次课下来,16个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很涣散:有些女生偷看英文小说,有些男生围坐一起小声聊天,一两个男生还会自顾自地在笔记本上画画。在每周的教师例会上,其他的任课老师向我坦言:‘the
senior are very challenging’(高年级的课很难上),老师们评价他们的词语净是‘lazy’(懒惰)、‘not
motivated’(缺乏热情)。听到此,我感到轻松了许多,这至少消除了当初我认为学生们对我这个任课老师的反感和不喜爱的想法,但同时,我也变得很抵触给高年级上中文课。
我依旧努力在课上安排一些活动,比如我用一节课的时间(60分钟)只教一首‘登鹳雀楼’。我准备了两组不同颜色的纸片,将这首诗的每个字分别写在两组纸片上,标上拼音,写上单字的意思,然后打乱顺序,指示两组学生按照我黑板上的板书,照原样拼回来。随后,再根据单字的意思,写出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寄托的寓意。这样的活动我每周进行一次。一个月后,我在习惯Leyte环境的同时,也越来越焦虑,尤其是每次给十、十一年级上课前总是紧张地心跳和手心出汗。我觉得自己像是‘取悦’学生的小丑,想到学生给予的有限的关注和支持,我倍感受挫。
我意识到我要做点什么,我要知道学生们的想法,同时,学生们应该也想表达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我们需要一次沟通。8月底,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有如下几个:1.
How long have you been learning Chinese?(你学习中文有多长时间了?)2. Why do you
want to learn Chinese?(你为什么要学中文?) 3. Assess the teacher's
performance and score her(评估老师的表现并打分) 4. Assess your performance in
class and score yourself(评估你在课堂中的表现并打分) 5. IF, all the
subjects/courses in school are optional, choose top five which you
want to enroll and specify the
reasons。(如果全校所有的课都是选修课,请选择你想上的5门课并说明原因)说明一下,最后一个问题的设计是因为中文在Bethel是选修,我很希望这门课能受欢迎,作为参照,我想知道学生是如何看待其他科目的。
这天,一上课我就和学生说今天要做点特别的事情。我记得有许多学生抬起头看我,而在以前,他们都是先低头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情,等我说了好一会儿话才会抬头,或者是不得不抬头的时候,比如看写字板上的单词。我告诉大家,我想请他们回答几个问题,目的是为了促进互相了解,以及共同进步,而如果他们不如实回答,我也就无法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我提出可以匿名回答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畅所欲言。
下班后,我开始一个人静静地看这些‘答案’,我迫切地想知道学生们的‘想法’。我看到每个人都写上了名字,在第三和第四题中,4、5个学生给了我10分,只有一个学生给了我最低分6分,其他的是8、9分,但大部分学生评估他们自己是6、7分左右。第五题中,位列第一名的基本上是PE(体育),第二会是Art(艺术),很意外的,我看到了中文一般都在学生的前五选择中。从第二题,我知道了大部分学生选择中文主要因为‘父母之命’,Leyte的福建裔商人很多,他们希望孩子能说中文。问卷中,大部分学生提到了学习汉字的困难之处,有些学生希望老师在语音上再多花些时间强化一下。看完这些卷子,我倍感轻松,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得到了很多的理解和支持,也变得自信满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