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历史

(2008-01-17 13:33:03)
标签:

杂谈

历史上,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几经演变,但是从总体上看,其外在形式和基本要素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随时间的推移有过修改与完善。

 

1、1926年的校徽

 

上海交通大学最早由校方确认并通过正式文件发布的校徽是1926年的校徽。当时,学校定名为南洋大学,淩鸿勋出任校长。他注重学校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认为“本校校徽,亟应明定”,在校内发起了征集校徽图样的活动。据档案记载,当时应征者如云,非常踊跃;最后采纳的是由在校学生徐震池和1925届机械系毕业生杨恒两人的设计稿合二为一,并请土木工程学院教师杨培奉、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杜光祖加以修正。学校并给参与设计的这两位同学各奖十元作为鼓励。1926年1月23日淩鸿勋校长签发《通告》,正式公布这一校徽(见图1),并对该校徽图案作如下说明:“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四字,示本校创办之年份。用世界公历者,取其便也。砧外为齿轮,外框为车轮,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框与轮之间,上半题篆体南洋大学四字,下半题NANYANG UNIVERSITY英文字。全徽取义深远,含意显豁,允称佳构。”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历史 

                   1-1926年的校徽(60齿)

 

2、1930年代的校徽

 

20世纪3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曾使用另一枚校徽(见图2),该校徽仍为正圆形,圆心中篆刻阴文自右至左排列“精勤、敦笃、果毅、忠恕”八个字,这八个字来自当时的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1930年5月2日,铁道部交通大学校训专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其外圈环绕着一个充盈着滚珠的齿轮与轴承,其上刻有滚珠63粒、齿轮51齿;轴承的外圈则环绕着中英文校名,中文“交通大学”在上方自右至左、仍以篆体阴文刻制,英文为“CHIAO-TUNG UNIVERSITY”,在下方自左至右、也为阴文;校名的外面则有两条纤细的圆线环绕。

由于本校徽未采用传统的图案,随着校训的变更,该校徽也随之停用,生命力未久。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历史 

                    2-1930年代的校徽

 

3、1940年代的校徽

 

20世纪4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又恢复了20年代原有的传统校徽图案(见图3),虽有细小差异,但图案中的书籍、铁砧、榔头等均未变动;中英文校名分别为“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RERSITY”,均以阴文刻制。自此,该图案成为交通大学校徽的固定图案,此后未再出现根本性的改变。第一宿舍(执信西斋)前的饮水思源碑(建于1933年,后曾重建。见图4),更使校徽形象深入人心、传承不辍。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历史 

                     3-1940年代的校徽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历史 

                      4-饮水思源碑

 

4、校徽的重新使用和规范试行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各高校只用校名,均未使用校徽。

20世纪80年代,校徽重又在一些高校出现,至90年代已相当普及。上海交大的校徽亦在校园内外广泛应用,大至会场、讲堂,小到信封、名片,校徽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标志。

期间,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版本,其主要的差异是齿轮的齿数有16齿、18齿、24齿、48齿、60齿、76齿等多种形式,齿轮内部图形如书本等在数量和摆放方式上也不统一。

 

为此,校长办公室于2004年3月发布了学校《视觉形象识别标准手册(试行)》,其中,对校徽图案进行了统一规范和美工处理。规范后的校徽分为24齿和48齿两种款式(见图5、图6),分别应用于外形直径60厘米以下和60厘米以上两种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历史 

                5-24齿校徽标准图形(2004版)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历史 

                 6-48齿校徽标准图形(2004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