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出南海的时候,要经过越南南部的海区,这里是世界上海盗出没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现代的海盗船装备都比较先进,速度快,火力也不弱,对商船构成了一定威胁。但他们通常不会冒犯军舰。
一天中午,风和日丽,我在船舱里躺着看书,舰上的警报突然响起。我到甲板上一看,舰上的官兵进入了各自的战斗岗位,有的手里还拿着冲锋枪。海面上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这不过是舰上搞了一次反海盗演习。
我们的军舰继续向南行驶,海面上一直很平稳,风暖暖的吹得人也懒洋洋起来,生活变得无聊起来。这几天来除了海就是海,偶尔会有几艘船从远处经过。现在,附近大大小小的商船的渐渐地多起来。大家都出来站到了甲板上,终于远远地看到了陆地。陆地越来越近,终于看到了林立的高楼,一座我后来十几年里我极其熟悉的城市、一个狭小但依然充满了绿色的城市国家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新加坡。我第一次去新加坡是1992年4月。那时感觉新加坡比我们要发达许多。后来每年差不多都会去一两次,感觉到我们自己的城市也在进步,但似乎永远都不会象新加坡那样的洁净。
我们就要进入著名的新加坡海峡了。《世界知识大辞典》里面是这样描述的:新加坡海峡(Singapore
Strait),位于新加坡岛和廖内群岛之间的海峡。西通马六甲海峡,东接南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扼亚、澳和欧、非间海洋航线的要冲。长111公里,西口宽18公里,东口宽37公里,通航水道一般宽13.5公里。最浅水深22米。世界上航运量最大的水道之一。
新加坡海峡果然繁忙。各种船只来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作为国际航道,任何舰只都可以通过,但必须是无害通过。当十几万吨的大油轮从我们旁边经过的时候,不到六千吨的郑和舰真的就如同一叶扁舟了。郑和舰刚进入新加坡海峡,我们就发现有一艘新加坡海军的小型护卫舰远远地尾随着我们,一直到新加坡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
后来我在正式访问新加坡的时候也参观过新加坡海军的护卫舰、登陆舰。和这个国家一样,它处处体现着小巧和精致。我记得还有一次作为国防部的政策官员,我穿着陆军服和我们海军的同事一道去新加坡参加西太平洋海军扫雷演习预备会。环顾整个会场,十几个国家的海军服同样的洁白,而我是其中唯一的一片绿叶。
出了新加坡海峡便进入了马六甲海峡,海面又宽阔起来,来往船只的间隔也大了起来。马六甲海峡(Strait
of
Malacca),位于马亚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长约1000公里,最宽处40公里。平均深度25-27米。
我们在海峡里整整行驶了两天。进入马六甲海峡的第二天中午,我正打算休息,却被巨大的飞机的轰鸣场惊动。跑到舰上一看,一架美军的侦察机就在我们的上空盘旋。一会它调整好位置,向我们的舰首俯冲过来。它飞得如此之低,差不多是擦着我们的桅杆飞过,能让我们感受到它掀起的风来。过了一会,它又调整了位置,从我们舰弦的方向俯冲过来。如此来往折腾了好半天,才回到它的母舰上去。我们看不见美军的航空母舰,但可以肯定它在不远的地方。
看到美军飞机的嚣张,大家气得都直骂娘,但我们只是一艘训练舰。长期以来我愿意去发现我们与美军之间的差距,但一直对美国式的傲慢和偏见深恶痛绝。前些年,我记得军报曾经文采飞扬地报道说,“美国海军向在海上遭遇的年轻的中国海军致敬”等等。这种中国式的自恋看得我实在笑不出来。但愿真的有一天,我们的海军真正强大起来,能真正赢得斗手的尊重。
马六甲海峡对于越来越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还有日本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确保它的安全性和自由畅通。

Figure 1. China’s
Critical Sea Lanes. China is heavily dependent upon critical
sea lanes for its energy imports. Some 80% of China’s crude oil
imports transit the Straits of
Malacca.
以上是《美国国防部2007年中国军力报告》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译文如下:
中国的至关重要的海上通道。中国严重依赖关键性的海上通道来保证其能源进口,约80%的中国原油进口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