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家的常青藤
最近常写一些沉重的话题。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前些天写过一篇有关新加坡的红灯区的文章,引发了网友对我博客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向写文严肃的我很少与情色类的文章挂钩。于是内心有一种驱动,想写出了许多堪称严肃的文章来为自己正名。
沉重的话题让人心理很难受,那就来谈谈生活。
我现在的生活非常的休闲。在我37岁的那年我选择了退役,因为军中的生活已经让我无限厌倦、压抑并失去了幸福感。退役后的生活非常的休闲,不干活每月也能按时领到不菲的退役金(比大多数辛苦劳作的民工、生死线上的矿工不菲得多),内心总有一种捡了便宜的感觉。然后周末在新东方教几节口译课,仿佛又捡点便宜。
每天早上送儿子上学的时候会路过马甸桥。这里经常有大批的人群从昌平、回龙观一带赶来,行色匆匆地赶往北京的各个角落,在某一个办公楼里的小格子间里度过一天,或在奔忙中讨个生活。穿行在他们中间的时候,会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生活的快节奏已经与我无关,早九晚五的工作实在不适合我。其实我以前工作和生活都在一个大院里,家和单位、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区分。
我居住的房子是去年才入住的新房。南面是条日渐繁华的街道,北面是一个宁静的花园营区,自从我来到北京,我已经在这个军营里生活了17年。我很喜欢现在已经属于自己的房子,不仅是因为它宽敞而明亮,更因为它的处于尘与静之间的位置,如同处于阴阳交界,很符合中国的哲理思想。我的白天基本在书房里度过。累了,可以走到阳台上,在躺椅上躺下,喝着茶,从落地飘窗上看出去,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看看争吵,听听喧嚣,世界就在楼下,感到退休的我离社会还很近。但只要把隔音的窗户关上,我就可以进入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
下午,令我无限热爱的股市结束的时候,刚好能把孩子接回来,然后我可以下楼在熟悉的营区里跑跑步,这里与外界没有关系,夏天的时候温度都会比外面低上一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不革命了,但本钱还是越多越好。这个园子里住着许许多多我熟悉的曾经的同事,他们中的许多人会在55岁正式退休,因为中国军队人员的固定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从年轻时进来,一辈子便不再出去。以前看到退休人员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了。
起先并不习惯这样的退休生活,总觉得应该做些什么,去挣多一些的钱。后来想明白了,玩命挣钱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为了有一天能这样的休闲,为了老了能养命。所以就直接休闲吧,况且自己可以用最轻松的方式挣钱,并休闲着!
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原来休闲生活离我真的可以很近。以前曾和清华大学的国际问题专家楚树龙聊起:研究国际关系是件奢侈的事,没有稳定可靠和小康的生活是无法潜心去研究的。所以在忙于生计的中国,研究国际关系的成功者并不多。
其实做学问都是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