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看美军(3) 精兵是怎样构成的――结构篇

(2007-01-31 16:47:34)

再看美军(3) 精兵是怎样构成的――结构篇

本宁堡美国陆军技术中心人员展示陆军夜视装置,博主担任口译

再看美军(3) 精兵是怎样构成的――结构篇

博主在美军看演习

 

中国的《易经》的一种英文译法是:The Book of Changes。“变”是这个世界不变的主题。从五角大楼到太平洋总部,从训练条令司令部到各级院校部队,所到之处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个“变”字。处于战争状态的美军一直在根据战场的需要做出各种改变,而这些改变又会创造出不同的作战模式,引导着战争的方向。美军的精兵构成是打出来的,因为美军从第一世界大战开始,美国几乎就没有停止过战争。在这样的惯性下,如果没有对手,美国似乎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引领军队变革的两大原因无外乎:需求和技术。

 

从需求上,美军的任务就是打胜仗,以确保美军的全球利益。在哈佛的时候,美国人第一节课就给我们列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并按其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全球性的美军在全世界设立了五个战区司令部和四个职能司令部。140万现役军人,遍布近40个国家。这样的一支庞大军力改革起来非常困难。1997年第一次参观美国陆军的时候,美军人员送给我一本书《Army 2020》。书中描述了2020年美国陆军建设的愿景,从部队的编成到单兵武器装备,一应俱全。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数字化建设。在本宁堡的陆军技术研发中心,美国的文职科研人员给我们展示过21世纪陆地武士单兵作战系统(Land Warrior),从头到脚的单兵数字化装备。核心的理念就是超越对手的战场感知(battlefield awareness),以达成先机制敌。其他军种也有这样的总体规划。

 

从技术看,新技术的发展总是会引发新的军事变革。美国鹰派的强硬人物拉姆斯菲尔德下台了,他主导的建立21世纪军队的改革遭遇来自美军内部的巨大阻力。拉氏的好战强硬立场曾令世人愤恨,他曾经的对华态度也曾令我厌恶。但放开这些不谈,我对这位老人对信息化条件下改革美军的思维和决断力却敬佩有加。从国家战略到战争思想,到军事力量的编成,拉氏的思想中有许多闪光之处,会给美军的发展带来动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军的大体制也是战争中打出来的,但那是半个世纪前打出来的。中国军队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裁军,总人数已有显著的下降,部队变得精简多了。但整合的协同效应(synergy)还不够明显,因为我们进行的裁军都还不是根本性的结构调整。大陆军思想、从上一直到团的四大部结构、落伍的大军区结构、层次过多的军师团指挥体系、过多的副职配备等等,非战斗人员占据了我们过多的编制,让我们的军队结构依然笨重,阻碍着我们的精兵建设。而基层部队的官兵为了应付各级机关的检查苦不堪言,甚至弄虚作假。人人都喊忙,忙的许多事不仅没有意义,反而影响战斗力。

 

长期的和平环境和固定的岗位,使我们的军人的利益部门化、地方化。我们中的许多人可以吃着公款高呼改革,但只要涉及到个人利益就会骂娘。长期的积疾使我们进行结构性的改革成本过大,风险过大。

 

但中国的国力在增强,国际的环境在改变,科学技术在发展,对台军事斗争要抓紧进行。需求和技术要求我们前瞻性规划军队的发展,从根本上进行结构性的变革。不改革的军队是不会有出路的。

 

我军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已经发生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明显的一条就是大陆军观念在减退。脱下军装一年半了,我依然会去关心我曾经服务了二十年的军队的发展,依然会为军队的一些进步和改变而高兴。因为我相信,根本性改革的那一天总会到来。虽已与我无关,但我愿意去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