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老师”回母校讲座热身

标签:
李咏哈文央视传媒大学春晚 |
分类: 北京晚报 |
文/北京晚报 成长
现场
昨晚7时,李咏与哈文身着颇有“情侣味”的黑衣出现在中国传媒大学报告厅,瞬间激起台下师生的热切呼喊,能够容纳1500人的场地挤入了2000多人,过道里几无立锥之地。学生们高呼“咏哥”,称哈文则是“嫂子”。两人坐下后,看到蜂拥而来的拍照人群,便一齐起身走向台前,摆了一个造型让大家拍照,夫妇俩平易随和的风格赢得了台下的掌声。
李咏与哈文是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1987级播音主持专业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两人都进入了央视,一个在台前,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一个在幕后,成功执导了两届春节联欢晚会。2006年12月,夫妇两人曾携手返回母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此次再度回来,李咏已经有了新的身份。他在开场白中即强调,这次是“回到”而非“来到”母校,因为自己已正式成为中国传媒大学大家庭的一员了。
据李咏介绍,3月20日,他已将所有的人事关系从中央电视台转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从事综艺节目主持的课程教学。至于外界传言他跳槽去东南卫视,他断然否认:“东南卫视我一个人都没有接触过。”随后他披露,尽管人事关系调离央视,4月份央视一套将开播的《舞出我人生》仍将由他主持,他同时会在另一家卫视主持一档11集的季播节目《爱拼才会赢》。
“我所有的主持活动都是在我的精力之外,我主要精力还是在教学。”李咏说。他认为主持节目与在学校教书并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他表示,自己成为老师后,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在参与最新的电视节目后赶紧回到学校,将其作为案例与同学们一起分析。李咏的教学计划得到了场下师生热情的回应,许多学生直喊要去蹭课,还有学生提议李咏的课要发门票了。李咏打趣说:“我如果发票,那就不是李咏,是李素丽了。”逗得场下一片欢笑。
谈及自己离开央视的原因,李咏首先表达了对央视的感激之情。他说,离开央视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给自己的女儿,因为她正是最需要父亲关爱的时候,而“父亲对子女的影响比母亲大20倍”。现场有观众发出了对李咏离开的遗憾之声,李咏说:“我一个人退下来,千百个李咏站起来。”
面对自己的师弟师妹们,李咏与哈文一改往日的形象,表现出十足的老师范儿。哈文一上来就爽快地说:“大家想听什么就直接问我们,我们不擅长心灵鸡汤,但有实干经验。”随后就学生们关心的春晚等话题一一解答,鼓励学生要坚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李咏则似乎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老师身份预热,他时而站立在一边仔细倾听,时而凑到舞台前端与提问学生近距离交流,后来索性连黑色大衣都脱掉了。
一位女生提问时,话筒却没能传递过来,李咏便走上前去俯身把自己的话筒递给了她,并微笑地对她说:“作为主持人,话筒可不能轻易交给别人啊。”本报实习生
成长
对话
主持人:上学时有没有什么困惑?
李咏:大学时最困惑的就是怎么把她追到手。
学生:讲讲你们俩当年在校园里是怎么谈恋爱的?
李咏:男生和女生之间能有什么,不就是那点惦记呗!
学生:如何在人生道路上作出选择?
李咏:想要成功,必然要比别人付出很多,我没法扭转偶然,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可能十步偶然就会成为一个必然。想要有所建树,你要看清楚你所站的位置,记住你面前的人:传授你知识的人——你的老师;让你清醒的人——你的敌人;校正你、让你改掉毛病、给你一个春天的人——(目光转向哈文)。
学生:做春晚导演与之前的工作有何不同
哈文:之前是职业,职业只需要“尽职尽责”。而春晚是梦想,梦想就要“尽心尽力”。第一年做春晚时,我的团队问我,我们为什么而战?
一学生:荣誉!
哈文:说的对,就是荣誉。第二年再做春晚,团队的人问我:“哈姐,我们为什么还要做?”我说:“我们为捍卫荣誉而战。”
学生:今年春晚小品里调侃传媒大学是设计小广告的,这算是自黑自己吗?
哈文:这个创意真不是我们想的,是开心麻花的设计。其实一审的时候怕影响不好,把传媒大学删掉了,但二审、三审感觉到了这里包袱一点都不响。经审查领导同意就恢复了。你要知道,审查领导许多都是中传毕业的,中传应该有这个胸怀吧。
学生:夫妻相处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
哈文:我们有一个原则,回家不谈工作,推开家门就是家庭生活。我们既是同学、又是同事,还是夫妻,因此自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上班时间我是制片人,回家我是妻子。李咏回到家就是老公,不再是著名的主持人。
李咏:前天,去老婆打球的球场,我先在楼下健身,等她打完球了然后开车接她回家,其实生活就这么简单,对吧?
前一篇:大陆电视荧屏仅存六档读书节目
后一篇:别又是一场讲故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