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名词术语的通俗解释

(2009-06-01 21:41:31)
标签:

中医科普

海上中医编辑

杂谈

分类: 中医科普

转自 http://hi.baidu.com/albertleemon

  在网上突然看到这篇文章,比较有创意。不知作者能否由此升发开去,对中医理论作一通俗解读,若能成,当善莫大焉!

 

  中医诊断所用的阴、阳、虚、实等名词,用在描述人体的整体状态时,就是对人体这种能源调度的描述。例如“阴”代表储存的能源,“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血气能量,“阳虚”就代表日常生产的能源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正在透支。

  另外,“血气”代表日常产生的能源,透支的能源则称之为“火”。“阴虚火重”则说明人体正在大量透支储存的能源,“阴阳两虚”则说明日常生产和储存的能源都快用完了,也就是“血气”和“火”都快用完了。“气血枯竭”就是“血气”和“火”全部消耗殆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读中医的术语,就非常具体,也不再有任何“玄”的感觉了。

  中医将正常的能量称之为“血气”,备用能源称之为“火”。使用备用能源时,身体的主要现像是越晚精神越好,就是中医常说的“心火盛”或“肝火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