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北京电大齿轮论文红舞鞋 |
分类: 我的心路历程 |
要为生命的齿轮加油
为生命的齿轮加油,是我入学的愿望,也是我学习的理念: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象穿上红舞鞋一样,才能不停地转动精彩的人生,电大学习就是我选择的红舞鞋。在46年的生涯里,在2005年7月毕业时,张校长亲自为我这个“海淀优秀学员”颁了奖,我感到万分荣幸,家人、孩子都为我喝彩,我也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从北京电大这所大学里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尤其是我的毕业论文《论“四声猿”的荒诞特征》实际上可以说是我在电大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在写论文的那段日子里,是我工作最紧张的时期,我是一个有活就着急立刻干完的一个人,所以那些日子里脑子里天天都在反复出现工作、论文两项内容。只要一到休息时,我就跑到北京电大、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海淀电大工作站到处寻找资料,几乎隔三差五的就与论文指导教师方麟老师进行电子交流,改稿中,我本着学习的态度,一遍不行两遍,直到七、八遍才定稿,方老师那时除了上班外,在外面还兼有其它课,回来经常是很晚了,但为了把论文批改得更完美,他常常是不顾一天的劳累,反复批改,反复找资料、反复查证,直到满意为止,他这种追求完美、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不断提高标准。
论文写作中,在遇到专业问题搞不清楚的时候,我还请教了曾经教过我的专业教师,象论文中有许多涉及到古典文学的元杂剧、戏曲等问题,我就请教高勤丽老师;象外国文学中对“荒诞论”的一些来龙去脉,对论文中的一些影响也很重要,可是由于我学的不深,于是就又向教我们外国文学课的张晓莉老师赐教,她没有因为不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而拒绝我,反而非常热情,并耐心、细致地给我找资料、分析理论依据,让我的论文顺利完成,这些电大老师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至今都难以忘怀的印象,使我对选择电大续本感到万分欣慰,我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选错这所名师荟萃的名牌学校。通过论文的写作,更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和品位,确实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些都会使我终生受益的。
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是我学习的目的。我常常畅想,常常努力去实现这些理想,这些都是我最珍惜的动力,虽然我在电大学习期间,教过计算机、当过分校校长,但是学过的东西是触类旁通的,都是能用上的,比如在教计算机课的时候,我把学过的如何做好阅读教案这一实践课,充分用在做计算机教案上,对教育教学中的体会更加加深了;在当分校校长时,我虽然做的是奥数教育,但仍盼望着有一天自己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这项培训项目。这些都是我想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动力。
当然,电大学习中我还非常难忘同窗情,这些在我看来也不亚于知识的力量,也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油。
为了从一开始就能凝聚战斗力,我们组织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学习,无论过节还是周末,第一学期大年初一,我们学习小组的成员就凑到一起学习、研究、讨论,从此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组学习因此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每个学期末,为了能够系统地复习知识,我们学习小组的成员各显身手,大家凑到一起有的整理名词解释;有的整理简答题;有的上网查找资料;还有的通过网上BBS讨论,与专家、教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使我们清楚地了解每一个问题。就这样同学家、办公室、教室里,留下了我们学习的身影,考试成绩验证了我们小组学习的足迹。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在这样的欢声笑语中一次又一次地度过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焕发出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它使我们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使我们的综合素养不断加强。我非常庆幸我们班的同学,只有一两个中途退学的,这在各班中是很少见的,可见我们班的团结是数一数二的。其实,在学习的中途,有很多人因为一两门考试未过时,曾处于徘徊的时刻,想过中途退学,我们班的同学就互相劝导,各科老师和班主任也及时与这些人交流、沟通,终于在大家的相互支持下,集体走完了这段路程。据说我们这个班是拿到大学本科的毕业证书最多的一个班,为此,我最感欣慰,因为我是这个班的班长,这证明我没有失职。
虽然求学的路上,电大的学习暂时为我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在我的人生路上,这才只是一个逗号,所以我还要为生命的齿轮加油,还要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