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济南,必须要游一游济南市中心的大明湖。
大明湖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也是泉城济南重要的风景名胜、开放窗口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
入西南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写有毛主席诗词的影壁。
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个影壁呢?一说是这是古代造园的一种手法,叫做“障景法”为了使园内的景物不至于一览无余,所以就在这里建一个影壁,增加园林的幽静与曲折,给人带来更多美好的享受。
还有一种说法呢是说这是为了阻挡妖魔鬼怪用的,妖魔鬼怪走直路,遇到影壁的话被档在了墙外,就无法去伤害人了。
影壁上的《采桑子·重阳》原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大明湖公园面积为八十四公顷,其中的湖面面积为四十六公顷。自古以来济南就是齐鲁文体交汇之地,所以文人荟萃,文教昌盛,又因大明湖风景绝佳,更受到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文士名流的钟爱,吟诗作赋在那里,留有超多的遗迹,历史文人也都有诗文在大明湖。
顺着这条小路往前走,就会看到风光旖旎的大明湖象一幅巨大的画卷一样徐徐展现到面前。
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此刻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
大明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
萌萌哒乾隆爷
黄桑~我是大明湖畔夏雨荷啊~~~
必须给乾隆爷和夏雨荷来张合影。
继续向前走。。。。

铁公祠
铁公原名铁铉,是河南郑州人,自幼聪名好学,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常识,他处事明断,办案公允,明太祖特赐字“鼎石”。曾任过山东布政司使和兵部尚书等官职。
公元1400年,明燕王朱棣与其侄朱允文争帝位,挥师南下,至济南城时,铁铉固守城池,势不开城,还险些放石砸死朱棣,燕王只好又回到北京,两年后又发兵绕道而行,到得南京推翻建文帝,隧收复济南,铁铉孤军奋战,不敌被擒。传说铁铉忠贞节烈,对朱棣破口大骂,朱棣命人割下他的鼻子和耳朵,让他吃下去,又架起油锅,放铁铉下去受沸油煎熬之苦。铁铉不肯求饶,在油锅里还不肯正眼看朱棣,背对朱棣。朱棣大怒,命人用铁钩将他翻过来,突然之间,油花飞溅,众人近不得身,只好作罢,就地埋了,当时铁铉只有三十七岁。乾隆皇帝感念他忠心效主,1792年建了此祠以纪念。
![2018年暑假游之济南.大明湖(2) 2018年暑假游之济南.大明湖(2)]()
园中之园是中国园林构景手法之一,增加借景的资料和游赏的层次美感,获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的开敞和封闭。宏大宽广和精美小巧的比较,增强了环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效果。
园内有曲廊花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与曲廊相接的就是佛公祠和铁公祠。佛公祠用来祭祀山东巡抚佛伦,是佛伦的族孙阿林保捐资修建铁公祠时同时修建的。佛公祠居东,铁公祠于西。
这个红色的山间水榭就是闻名遐迩的小沧浪亭,小沧浪是1792年以修铁公祠的余料依照苏州沧浪亭而修建的,上面的匾额是清代书法家阮元的隶书题字。
济南八景中的佛山倒影。

佛山倒影是大明湖一大奇观,它是由太阳斜射在对面千佛山上将整个大明湖风景区千佛山倒影在大明湖里而形成的。它的出现同蓬莱阁的海市蜃楼,泰山的日出一样非常罕见。
晚清大文学家刘鹗对“佛山倒影”的描述,更是引人入胜:“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行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得月亭

中日友谊树
(小日本在中国种多少友谊树,都抵消不了它在中国犯下的罪恶,一个到现在还不诚心悔改的国家,不值得尊重。)

济南绿地中心占据了泉城C位。

绕大明湖走走,能深刻的体会什么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时有鱼儿跳波,偶见鸢鸟掠水。

大明湖的北门,大门上还有刻有“北渚”二字。
这个大铜器,就是大明湖的九鼎,古代祭拜时烧香用的。

大明湖公园东北隅的汇波楼。

此楼高大雄伟,为一座悬崖歇山重檐两层城楼式建筑,楼的两层翘角挑梁上悬挂8个风铃,门、窗、隔扇雕以传统花式图案。登此楼可眺望泉城,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若傍晚登楼,可观“汇波晚照”。整个建筑结构合理,色调鲜明。

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环绕,柔枝垂绿,婀娜点水。

超然楼,始建于元代,建筑面积5673平方米,坐落在宽大的汉白玉基上,顶覆铜瓦,楼高51.7米,上下共分七层,气势非常宏伟,号称"江北第一楼"。

据闻大明湖还有两大独特之处:蛇不见,蛙不鸣;淫雨不涨,久旱不涸。
蛇不出没是因为大明湖地质坚硬,蛇没法挖洞,所以就没有蛇。而蛙不鸣是因为青蛙只会在水温到达21°C以上时,才会鸣叫,而大明湖的水温常年在18°C左右,所以是听不到青蛙叫的。
大明湖为诸泉汇流而成,出小清河入渤海,故有“淫雨不涨,久旱不涸”的特点。

小唐僧累的有些沉默了。

碧波之上,画舫穿行。。。。。
大明湖的南门牌坊
在济南人心目中,这座牌坊是大明湖的标志,坊高8.38米,宽147.7米,为“五间七踩重昂单檐”式,坊顶呈“三阶错落”式,覆金黄色琉璃瓦,富丽堂皇,飞檐起背,造型优美。牌坊由六根朱红大柱支撑,另有十二根朱红柱为斜撑,整体造型雄伟状观,极有气势。上面匾额上有“大明湖”三个鎏金大字,阳光映照,熠熠生辉,是山东登州人于书佃所书。
最奇怪的是大明湖的明字竟写错了,左边的“日”字多了一横,这是为什么呢?原因还要从趵突泉说起,传说趵突泉的三股泉水涌出地面,沿着河道向前流,最之后到了大明湖,看到那里风光秀丽,十分喜爱,再也不愿回去,就偷偷地爬上来,躲在了这个“日”字里面,不仔细还真瞧不出来。从此,大明湖的“明”字就多了一笔。
(
我们从大明湖西南门进,绕湖一周,从南门口处,还有一些地方没跑到,只能留待下次补漏啦!现在,我们要觅食去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