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节游之绍兴.沈园(18)

标签:
旅游绍兴沈园钗头凤陆游唐婉 |
2012年1月16日下午,前往江南著名的园林——沈园。它因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和结发妻子唐婉之间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而名闻天下。
http://s7/middle/54db4349g790bf0ab5d16&690
沈园,又名沈氏园,位于绍兴市区延安路和鲁迅路之间,本是沈氏私家花园。
清乾隆《绍兴府志》引旧志:“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这“池台”指的就是沈园。
http://s7/middle/54db4349gba7996bd6516&690
1962年,郭沫若先生慕名访沈园,巧遇外地回绍省亲的沈氏后人,并送了先生一本《陆游诗选》一册。回到北京后,郭沫若先生填写一阕《钗头凤》词,以表谢意。“宫墙柳,今乌有,沈园蜕变怀诗叟。秋风袅,晨光好,满哇蔬菜,一池萍草。草,草,草。沈家后,人情厚,陆游一册蒙相授。来归宁,为亲病,病情何似,医疗有幸。幸,幸,幸。”可见那时的沈园已经荒凉不堪。
沈园门额“沈氏园”三字为郭沫若当年所题。
一进沈园大门,有一块卵形巨石,横卧于地,上书“断云”二字。在两个字中间,有一道齿牙交错的裂缝,把石块分成两半。这是人为切割而成的,为了喻示云断情收。
现在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门票:40元。
http://s2/middle/54db4349gba776af48191&690
照片中间这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
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
http://s7/middle/54db4349gba776ef7e3e6&690
碑廊和祈福风铃
http://s5/middle/54db4349g790bf1ea4f84&690
沈园原占地70余亩。后来沧桑屡变,故园渐颓。到1949年时,已仅存一隅,占地4.6亩。http://s10/middle/54db4349gba7776e6ca29&690
解放后,沈园最后一位传人沈兴仁先生的妻子黄波君把沈园原貌平面图捐赠给国家。
1985年,为修复沈园, 对西侧7.2亩旧址进行考古,
发现六朝古井、唐宋建筑、明代水池及瓦当、滴水,脊饰、湖石等遗迹、遗物。1987、1994年又进行了两次扩建。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http://s12/middle/54db4349gba777b2f951b&690
照片右边这座形状古朴,草棚为顶,木结构的廊亭,名叫“问梅槛”。
“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
http://s15/middle/54db4349gba77832c58ce&690
这是。。。。只什么鸟呢?
看到我近距离的拍摄,它淡然的瞄我一眼,继续沉思。。。。。
http://s14/middle/54db4349g790bf3eccf5d&690
沈园古迹区主体建筑——孤鹤轩
http://s14/middle/54db4349gba778b45b6fd&690
照片右侧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当年陆游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http://s6/middle/54db4349gba779b5e0d45&690
亭中的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的,井身是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的,从井内出土的汉至六朝的陶瓷器残片可以确定它属于六朝的遗物。这六朝分别为: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
http://s12/middle/54db4349gba779f992d0b&690
八咏楼
http://s9/middle/54db4349gba77ae31cf68&690
冷翠亭临水而筑,夏天看一池荷花,秋天听雨打残荷。亭名由全国书协代主席沈鹏书写。
http://s16/middle/54db4349gba77b251fb7f&690
赏梅吟诗
http://s14/middle/54db4349gba77b664d27d&690
假山之上的闲云亭
http://s8/middle/54db4349gba77ba5c1d07&690
据史书记载,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由陆游的舅父唐仲俊在西湖的游船中定下了这门亲事。陆游在20岁左右的时候娶表妹唐婉为妻,陆游英俊豪爽,才华过人,唐婉才貌双全,通晓诗词,可谓是情趣相投。但两年后陆母逼迫陆游休妻,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在当时的社会中,他们结婚两年多了,却一直没有生育子女,而古代人们认为女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二,由于唐婉与陆游的情趣相投,两人整天在房内饮酒作诗,在陆母眼里就是不误正业,作为媳妇唐婉一直没有得到婆婆的欢心。在封建社会中,母命难违,陆唐两人只得忍泪吞声,依依分别,各自娶嫁。
公元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春天,沈园按例对外开放,当时的小说笔记《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惯例,每年的农历三用初一至四月初七,私家花园都要对外开放,包括皇帝的御花园。每到此时,也是游人最多的时候,因此作为越中名园的沈园,每年到此时会吸引很多游客来此游玩。陆游与唐婉在这里不期而遇。尽管两人中间隔着十年的光阴悠悠,但那份刻骨铭心的情始终留在他们内心世界的最深处,正当陆游打算黯然离去的时候,唐婉征得丈夫赵士程的同意,带着一名丫鬟给他送去了酒菜。陆游回忆起往事,感慨成千,即兴在沈园的园壁上题写了《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莫、莫、莫。”当时,陆游已经另娶了四川王氏为妻。陆游不管有多少悔恨多少遗憾,也只能无奈地说声“莫、莫、莫”了。
唐婉看了这首词之后十分伤感,也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从沈园回家后,唐婉一夜没睡,独自依阑垂泪。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却是无法向人诉说。不久便郁郁而终,年仅30岁。唐婉的死给陆游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使他终身难以释怀。
陆游67岁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写《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旧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陆游75岁旧地重游,唐婉逝世四十年。他写道:“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极为有名的《沈园》二绝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晚年,每年春天必往沈园凭吊唐婉,后来干脆就住在沈园附近。
81岁,陆游做梦游沈园,醒来在《梦游沈家园》中悲叹: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池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82岁时陆游对唐婉仍是念念难忘,又写下: “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84岁,陆游辞世前一年,不顾年迈体弱再游沈园。作《春游》诗云:“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正因为这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和感人至深的诗篇,人们不仅将沈园作为怀念诗人的纪念地,而且还将沈园作为执著爱情的寄托。
http://s12/middle/54db4349gba77be7e820b&690
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弟”,出生后不久,北宋便灭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从小经历了一段逃难生涯。陆12游岁的时候就能诗文,国家垂危的现实,使他20岁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22岁那年,到临安参加乡士考试,因为当时名列奸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为他不忘记国耻,主张北征,收复失地,受到了秦桧的忌恨,竟在复试时把陆游的名字给除掉了,直到秦桧死后,他才被录用。但因为他力主抗战,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命运坎坷不平,几次罢职回乡。临终之际,他还写下了传唱千古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因陆游82岁时写有《城南》诗一首,诗人以“孤鹤”自喻,所以就把这处建筑取名为“孤鹤轩”,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http://s6/middle/54db4349gba779731bce5&690
“孤鹤轩”这三个字是由著名画家谢稚柳和金右学家康殷所分别题写。
在轩中还有一幅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倚思频抛细雨送黄昏“。由萧挺撰文,钱君匋手书。其中的宫墙柳和细送黄昏分别取自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的一句词。
孤鹤轩中间有一块太湖石,1985年考古发掘而来,经考证是明朝沈园的遗物。
http://s16/middle/54db4349gba77c23a137f&690
它是宋朝留下来的遗物,所以取名为“宋井亭”,因这口井的形状看上去好像人的眼睛,所以又称为“双眼井”。有这样一种说:这一边的眼睛代表陆游,另一个眼睛就代表唐婉,当中一横代表陆游的母亲将他们给分开了,但是井中的水是相连的,可见陆游与唐婉的心始终连在一起。
http://s11/middle/54db4349gba77c62d6f5a&690
这口池塘原名为“荷花池”,由于它的形状好像葫芦,民间把它称为“葫芦池”。1985年考古发掘时,在这里发现了一条葫芦池的排水沟,这是沈园唯一的原物。
前方这个亭子叫“如故”亭,有一见如故之意,相传这里是唐婉宴请陆游的地方,原来的已经在一次大台风中被吹倒了,为了表示对陆游与唐婉的纪念又重新建了一个。
http://s2/middle/54db4349gba78441eb831&690
里面有重建沈园的碑记。
http://s13/middle/54db4349g790c07329afc&690
南苑是陆游纪念馆
http://s4/middle/54db4349gba784bd99c53&690
主要陈列陆游的手迹复制品和碑刻、拓片。
http://s13/middle/54db4349gba784f9c0d3c&690
以爱情为主题的东苑。
一进门便是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摸鱼儿-雁邱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
http://s7/middle/54db4349gba7853b7ca96&690
临池而筑的太湖石假山,深幽雄健之间透出空灵纤巧;斋台亭廊,高低错落,迤逦相续;花草树竹,洵美葱郁,姿态万千。
http://s9/middle/54db4349gba7857b99278&690
石阶上刻着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打一琼瑶小说名。琼瑶的小说我看过就忘,猜不出是那篇,难道是。。。《星河》?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http://s15/middle/54db4349gba785b888a6e&690
这次出来,从离开南京,天都没晴过,正在东苑游玩时,天忽然放晴了,心情也豁然开朗。
http://s7/middle/54db4349gba785fa6fb56&690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的沈园东苑,绮丽而不失端庄,含蓄中更添了几分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