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学习萨克斯
(2024-02-03 21:09:49)分类: 纪实散文 |
北京的四叔要寄给我一把萨克斯。他说自己吹萨克斯增加了肺活量,锻练了手脑的协调性,所以推荐我学习。
我读书时学过笛子、二胡和口琴,这是山区学校里能够接触到的所有乐器。对了,还有一种琴键上标着“哆来咪发嗦啦西”的凤凰琴,我认为那只是器乐爱好者的安慰器,算不上正规乐器。当时没有人教也没有教材,全靠自学和互学,能学到什么程度由自己爱好的深浅程度决定。我没有深入学习,也不是浅尝辄止,集体登台时可以在里面混混,属于滥竽充数吧!
离开学校去山村后,基本上与乐器绝缘,因为没那条件。但有过这么一回,农家办喜事,我拿起放在桌上的唢呐,吹了几支身边小青年点的流行歌曲。喝茶休息的吹鼓手大为吃惊,问我哪里学的。因为他没有简谱概念,学唢呐是跟着师傅一曲一曲地练,吹流行歌曲前要推敲一番才行,不能像我这样虽然吹得不好,但是会唱的就会吹。
从山村出来后进了单位,工作很忙,没有再玩乐器了。偶尔会和同事一起唱唱卡拉OK,应酬的意义大于对音乐的爱好。到了退休,我去江西宜丰照顾母亲,看到弟弟放了一把红木的龙头二胡在家里,心动手痒,拿起来就拉。这时才知道自己早就出局了,已经生疏的胡琴发出凄凉的杀鸡声,不忍卒听。
再后来得了脑梗偏瘫,手蜷腿直坐了几个月轮椅,吃饭洗脸都要靠护工。但是康复过程出人预料,两三年后就能跑步、跳绳、打球、写字了。驾照到了年龄要体检,我不愿放弃,去交管中心试试。前台目测说我的步态好像有点情况,要医生鉴定。医生看我蹲立、起跳,认为没什么问题,可以开车。以我的年龄和当初病情,能够恢复到这个样子似乎都不合常理了。
其实我接受了一套康复理念:脑梗初期受伤害的是神经系统而不是筋骨肌肉,首先要锻练的是大脑的补偿功能,而不是划圈走路。在肢体被动训练时,必须用意识去主动配合,才能取得应有的康复效果。病友们也都听过这个道理,只是不太相信康复锻练加上一些想象能有什么特别意义。人们对看不到摸不着,又不能立见成效的事情是难有信心的。但我知道这是真理,因为动乱批斗中曾被打伤,在一位江湖武师的指导下,体验到了意识疗伤的非常作用。
哈哈!走题了。还是言归正传,回到萨克斯吧!
我的脑梗康复虽有成效,但心里清楚手指的运动速度和灵敏性还有欠缺。四叔要寄萨克斯给我,我怀疑自己这情况是不是学得了。可是再想想,四叔年过九十学会了萨克斯,现在又学钢琴,而且弹得不错了,我还有什么理由偷懒呢?再说手指不够灵活正需要加强锻练,这可是对症下药啊!
好了,萨克斯年后就会寄来,从四叔的视频中看,这把乐器复杂得像一种工程,恐怕不容易对付。我先到网上买本教材预习一下,准备就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