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标签:
设计回迁房老北京疏解图片 |
分类: 有关工作 |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新北京乐章
午后暖阳,城市托老所前老人们安逸的享受着阳光,而二楼窗内老人也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缤纷的色彩,灰白相间的窗格,一切一切是那样的和谐,这不正是一曲属于新北京的快乐乐章么?
故事2: 郊区的新家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郊区的新家
老北京们搬到了郊区,不过便捷的交通却人似乎没有离开曾经的家园……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郊区的新家
遍布的共享交通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20分钟骑行40分钟城铁,依然可以时常回家看看……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郊区的新家
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车位
故事3: 老北京的新生活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老北京的新生活
虽然离开了曾经熟悉的老北京城区,但新家园中有了更多的绿化,更完备配套的学校,以及更加完善的基础配套。这何尝不是一份令人欣喜的期待呢?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老北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老北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老北京的新生活
故事4: 遛鸟老人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遛鸟老人
对于离开故居的老北京来说,曾经的生活是永远不能忘却的回忆。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遛鸟老人
虽然搬到了回龙观的新家,但对于曾经家住后海的老X却没有丢下曾经的鸟笼。
伴着清脆的鹩哥儿的歌声,充满明媚阳光的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遛鸟老人
对于这些来到新家的老北京来说,环境改变了很多,但很多永远不会改变……
故事5: 框里框外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依然是熟悉的老哥儿几个,依旧是熟悉的老北京腔儿……
老北京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了新的家园,大家可都还习惯?
故事6: 老北京的新生活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下午两点,正是一天中阳光最好的时候,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广场上开始运动,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老人们也迎来了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刻。还是老哥儿几个,还是老邻居老街坊,不改的老北京调调,不改的和睦与轻松……
不同的是老人楼下的一个挥手,高层的窗口边更多的新老街坊们也开始挥手回应……
故事7: 老物件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老物件
故事8: 抽象的老记忆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抽象的老记忆
做为政策性安置用房,其实建设的资金是受到非常严格的控制的。但在设计的精心营造下,记忆中的支言片语却被巧妙的化为了身边的平常,简单而朴实的材料没有过分的刻意,但其中却看得到的设计者的良苦匠心……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抽象的老记忆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抽象的老记忆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抽象的老记忆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抽象的老记忆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抽象的老记忆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抽象的老记忆
阳光撒了一地,暖暖的.....
一群老人坐在社区托老所前晒着太阳,二层走廊一位老者正练习着华尔兹的舞步,而草坪上突然间又跑来了一条可爱的小狗,来自老北京的新住户们正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新生活……
故事9: 华灯初上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华灯初上
华灯初上,夜色中的安置片区是宁静的。但这看似宁静的背后却是近160万平方米的基础建设以及这背后建设者们的辛苦付出……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华灯初上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华灯初上
夜色中,小院中的灯光慢慢亮起来了。其实改变了很多,但还有很多没变,还是那熟悉的葡萄架,还是那小时候的快乐时光....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项目调研记 华灯初上
这里已经成为了5600多户老北京家庭的新希望,相信我们的新北京会越来越好……
结语:平和之美
城市建设变奏曲 老北京们的新生活
北京市政策性安置房随拍 平和之美
设计是一门艺术。平和的心态,精心的推敲,匠心中的我们相信会给我们这个时代赋予更多的希望 ……
————————————————————————————————————
更多关于:西城区旧城保护安置房融泽嘉园
“融泽嘉园是北京市人口疏解安置、跨区合作的标杆,是全市保障房建设的典范。核心区外迁市民为首都城市功能疏解做出了贡献,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配套服务。 输入区要尽早形成供应,输出区要组织好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的输出,确保安置人口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不降低。”
——北京市市长 蔡奇
融泽嘉园的设计总包和设计技术总协调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项目由朱小地,王戈、李诗云、林琳、杨海、孙志敏、张晋、周辉、王小工、石华等青年建筑师,集结国内优秀的住宅设计资源,耗时6年,打造而成。
————————————————————————————————————————
本文图片及文字吴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