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2015-08-15 23:41:38)
标签:

杂谈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图文:吴吉明 欢迎转载

2015年伊始,在新常态下寻找精神生活的路标,几乎成为中国所有行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是改革发展所必需的。建筑界如何敬畏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才是“奇奇怪怪的建筑”?各种问题矛头直指中国建筑文化的自信与自强,问题症结似乎要求人们反思,我们是否将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放在了我们的每一个设计之中?

带着这一疑问 “中国建筑学会 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 选择了太原 以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为主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专家针对以下话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1.提高建筑创作的文化自觉性;
2.中国建筑创作的本源讨论;
3.中国文化的建筑表达;
4.建筑师如何引导甲方(避免甲方领导扭曲的政绩观)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各专家也将通过设计作品《又见五台山》,以及山西省古建筑的考察,对比老晋筑新晋筑,观象论道,超越时空,传统复兴、再生回归,通过活着的历史,再重读一遍中国建筑史。感受中国禅意,以体现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寻找新旧和谐的中国本土建筑创作之路。

2015.08.15学术研讨会的内容:

1.“又见五台山”剧场设计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朱小地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2.新乡土主义如何融入现代建筑语境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泉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3.重生的记忆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艺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4.当代中式建筑的必然性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马泷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5.理解地域文化,设计适宜建筑
厦门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王绍森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6.建筑之外文化之内
都市架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纪玉戟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7.国家意愿与文化自觉双重作用下的前辈建筑师之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刘宇波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8.有行与无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金卫钧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9.河谷至云端—世博会博物馆设计杂记 
华东建筑设计院总院 刘海洋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10.传接配合——历史做为机巧在设计中的呈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曹晓昕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11.高舒适地能耗BE的地域主义
香港大学建筑系 贾倍思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12. 情景聚合与文化重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亦农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13.当代中国清真寺设计及文化表达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马晓东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14.传统借鉴 现代应用 
北京建筑大学 徐怡芳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15.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 李群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16.都市乡愁 
沈阳规划设计研究院 毛兵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17.想回归城市生活的文体中心
悉地国际 张震洲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18.基于地域文化--太极体育中心设计
北京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杨洲
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 研讨进行中……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传统复兴学组的主任委员


希望在我们每一个建设者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当下。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

建筑是一门体验式的艺术形式,希望通过后两天的建筑实地考察,会让我也让更多人,真正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自觉与传统复兴,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另会上和未来两天参观的照片,和资料我都会整理放在公共网盘上,随时更新,有需要的同学欢迎自取: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439526291&uk=507275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