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中的Q460:
上面的一切和下面的资料,最终是为了这个以前讲过给好朋友讲过的小故事....
来自鸟巢.....
鸟巢的钢材选用的Q460E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很高延伸率,同时又具有非常优异的韧性,就是在受到较大力的作用后,在去掉外力还可以恢复原状。
钢材具有上面几大特性之一,相对还比较容易,比如碳的含量相对高一点,钢材硬度就会迅速提高,但韧性也会同时迅速的降低,就是所谓的变得脆了。而相对一些低碳钢,延展性很好,但强度就地很多了。
像鸟巢拥着这种特种钢,一是其良好科学的配方配比(比例恰当,且多样)。另外更关键的就是要进行反复的锻造与轧制(不断进行冷与热的考验,不断接受更大的压力,不断通过各样特种模具进行挤压,不断重新拉伸,又不断卸力调整)
这样才够形成最终展现在我们眼前具有非常优异特性的一个面貌。它是我们的骄傲.........
过分强调强度....有时候会忘记原来柔韧也是钢材的重要特性之一......
钢材之所以可以为钢材而非岩石的特质之一.......
岩石,恒久而又永恒象金字塔.....
而柔韧钢材却可以做出更高与更大的跨度.......
写这些,不是为上什么力学课,是给自己写的.....
人生如钢铁,社会则像一座巨大的熔炉.....
关键是要看清自己,究竟是想变成具有怎样特性的一种材料........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特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看清自己..........
相关的背景资料:
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有关冷拔:
一种简易的钢材加工方式,利用塑性变形后,钢筋内部晶面滑移,晶粒变形,阻力增大,因而钢筋的强度得以提高,这种现象称为“变形硬化”。如果不控制,则会造成钢筋内部的结构破坏.
钢筋冷拔后,硬度提高而塑性降低,应力应变过程已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
再看看这张熟悉的图表,却好像在看一篇人生的轨迹....
屈服强度是可以通过冷拔而改变的,而很多却又是不会变化的........
钢材其他一些控制性参数:
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
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有关钢的热处理
1.钢的退火
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简单说:就是降低硬度,而提高钢材的韧性
2.钢的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格,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
3.钢的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剂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剂有:水、油、碱水和盐类溶液等。
:)简单说:就是降低韧性,而提高钢材的强度
4.钢的回火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
钢的表面热处理
⑴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通过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变的目的。
⑵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去,来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达到使钢的表面层具有特定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表面是接触外界的第一个界面,所以要更加重视处理
相关文章:
我是一块高碳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