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理解雪线分布高度的成因及规律(转)

(2010-05-23 17:36:01)
标签:

雪线

北坡

水汽

气流

冰川

南坡

杂谈

分类: 地理资料

    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雪线以上的地带,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雪线以下地带,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珠穆朗玛峰自然带的垂直分布中,南坡与北坡两侧的雪线高度不同,其冰川的成因和属性也不同。南坡冰川属海洋性冰川,海拔较低,北坡冰川属大陆性冰川,海拔较高。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根据这两类冰川的属性,不难看出,“降水”和“地形”是导致“珠峰”两侧雪线高低不同的主要原因。

    一.地形与降水关系

    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当气流被迫沿着山坡抬升时,容易凝结,成云致雨。使得降水量将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不过这种增加不是无止境的。气流在迎风坡被迫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时,总有那么一个高度(如果山脉比这个高度高的话),气流中的水汽,将因从山麓到山顶的大量消耗,而降水量反而随高度的增加而开始减少。这一高度在气候学上称为最大降水高度。而最大降水高度的高低与该地区干湿程序有关。一般是,气候越湿润,最大降水高度越低。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多,稍加抬升,就能引起冷却凝结,产生大量降水的原故。比较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候状况,显而易见,南坡面迎印度洋,北坡背朝广阔的亚欧大陆内陆,所以南坡要比北坡湿润,尤其当北印度洋上的暖湿水汽,随夏季风吹来时,更是如此。因而南坡的最大降水高度比北坡低。还需强调指出的是,在气流被迫急剧上升到一定高度而引起的水汽凝结,所产生的固态降水,南坡因为空气湿润也要比北坡丰富。可以设想,固态降水的最大高度,南坡也比北坡低。这就是促成南坡雪线低于北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坡向与降水关系

    在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之间,无论雨量还是雨日,迎风坡都比背风坡多。降水强度也是迎风坡比背风坡大。其原因也是因为迎风坡水汽含量多,稍一抬升,雨雪普降,凝结高度偏低,而背风坡情况相反,则凝结高度偏高。喜马拉雅山南坡正处印度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所以南坡凝结高度比北坡低,这也必然是形成南坡雪线低于北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焚风效应

    在高大山脉的背风坡这种焚风现象是时有发生的。喜马拉雅山北坡,处在南坡气流翻山下沉的背风坡,下沉气流产生的增温效应,致使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偏少,势必将抬升雪线高度,从而导致南坡雪线低于北坡。

    四.相对高度

    北坡山麓地带接连广阔的青藏高原,高原上阳光充足,日照强烈,地面辐射的作用,势必也会抬升雪线的高度,从而导致南坡雪线低于北坡。

    五.地形坡度

    地形坡度的陡缓,也是影响雪线高低的重要因素。陡坡降雪不易积存,在重力作用下,存雪到一定量,就会顺坡下滑以致崩塌,这样就降低了积雪堆积的下界,从而导致雪线的降低。喜马拉雅山南坡,上陡下缓,海拔5500米以上坡度陡峻,5500米以下坡度渐趋平缓,利于积雪堆积。而北坡从山顶到山腰坡度都比南坡较缓,上部积雪较易堆积。这也可以说明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要低于北坡。

当然,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迎风坡,又是向阳坡,而向阳坡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要低。

 

              (本文发表于《中学时光高中地理》2006年第4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