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不留神成“腕儿”了
影展结束后,我把在医院住了几个月的妈妈临时接回家,为她庆祝70大寿。

吃完中饭还没打个饱嗝,“气死二舅”(7429我家电话号码的后4位)就响了。我在海淀区的豪宅地沟反水了,水已流到了大门口!得,放下电话,拉着周金茹就跑。到那一看,惨了!原准备在新加坡办影展的高级纸框被涌出的粪水泡了个透湿。地毯、桌椅、电器……总之一切都浸在深达20公分粪水里,家已经成了化粪池、气死我了。幸好A型血的周金茹还算沉得住气,不声不响地开始收拾起来。也幸好是一层,我们把屋里的所有东西搬到了院里,用高压水枪狂冲,一直干到晚上6点半。小周突然提醒我:“嘿!该看看电视新闻啦,今儿可该你‘小干部’亮相呀!”
我们在“大粪池”中接好刚刚捞出来的电视,在臭气熏天的房间里,从挂着粪汤的荧屏上看到了自己恬不知耻的表演,很是得意。新闻联播啊,传的真是快!在家关心着我的妈妈给我打来电话,向我表示祝贺。她说儿子没给妈妈和老爸丢脸,同时她也忘不了那被粪水浸泡了的家。我告诉她,我们还在全力抢救,正在“粪池”中与她老人家通话。
灯亮了很久。天黑了很久。我和小周洗完澡后,拖着软得像棉花的身体回家去了。这时我已整整两天两夜没合眼。凌晨2点,我一头载进了大水床,被我惊醒的老婆拿腔拿调地问:“‘小香巢’被彻底摧毁了吧?”“依然挺立!”呼噜……呼噜……
第二天,我是被接连不断的电话铃声吵醒的,全是一堆废话,有常走动的、也有很长时间没走动的,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还有怎么想也想不起来的……总之都是关心我的一群好人。新闻联播的传播不仅仅快,而且广泛……
从那天开始,无论我走进哪个圈子,无论我接触的是谁,人们都会把一个时髦的词“扣”到我头上——“腕儿”。这词儿据说是从曲艺界传出来的,后来波及到了演艺界。如今摄影界也传开了,成腕儿也是青年摄影家心中的梦想和追求的目标。
但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办了个影展就成腕儿了。立马儿我觉得李大爷特伟大,他就像是自由女神,我就是他用大手举起的火炬。火儿虽然不大,但那是巨人高举在手掌上的“火星儿”,让谁站在平地儿上瞧见,准会把它当成个“星儿”。
是不是腕儿的,我也没弄清楚。不过有一百个人都这么说,你也就晕菜了。反正老有人这么向别人介绍我来着。这确实给我带了许多方便。音乐厅里别人照相都不行,“陈大腕儿”一来,就可以上台去照。而且,不用你说,服务员就介绍了:“你知道他是谁?陈雄!这墙上挂的音乐大师都是他拍的!”舞台监督,主办单位,和新来的服务员立马大悟:“请请请,麻烦您多拍几张。方便的话,过两天我请陈老师吃饭,这是我的名片……”
《北京日报》周末版的李波,经力荐,专门为我开了个专栏。每周一期,名叫“艺海英才”。全力、隆重地推出老音乐家。在北京文化圈里引起极大轰动。我也从被动变为主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托人弄呛地找我为他们照相。
让这帮人一捧,还真让我觉着有点成腕儿的感觉。凡是碰上重大演出,我只要拿上几张照片,往音乐厅门口一站,《音乐周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等等媒介的记者包括中央电视台的都会主动向我求稿。稿发完了,我就稳稳当当地往前排一坐,看演出。第二天,甭管文字记者写了几百字,肯定是以我的图片为主。他们顺手给加上一句“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就算齐活儿。这点我闭着眼睛都知道。
发稿多了,名气也大了。一些刚出道不久的音乐家们就产生了错觉:只要让陈雄一拍,就成腕儿啦,因为陈雄照的都是腕儿,借腕儿扬腕儿嘛。于是找上门来的人就多了,拿着谁谁谁写的条子;还有的直接就开价。需要给多少钱随您便……一位青年指挥曾对我说:“哥们儿我入中国音乐家协会10年,也抵不过你这1/125秒!”这句话可真把我给吓着了。

我不敢拍了。你想,这本是为严肃音乐做点好事的,怎么就弄出来个“腐败”了呢?这怎么对得起我那老实了一辈子的老爸在天之灵呢?弄不好中国音乐家协会再告我一状!从此,凡是青年音乐家我是只拍不发。这事倒让我理解了,干嘛那些“大腕儿”们都端个架子,敢情这也是给逼出来的。怕出事。
腕儿还有个好处——稿费高了。以前发个稿二、三十元,没什么商量。给你发就算是赏脸。现在100块钱以下。人家编辑都不好意思张嘴要稿子。不过我这人倒也不把钱搁在心尖上。《音乐周报》是个市文化局的小报,稿费最高只能开到30。可每次我都会把最好的照片发在那。这就是交情,老交情。这种感情拿钱换不来。
这“腕儿”只是个荣誉,而不是个头衔儿,没什么实惠。您要是图实惠,我告诉您拍点商业片实惠。拍音乐没戏!
影展从1993年9月20日一直展到过了1994年的6月。在这漫长的展览期间,音乐厅就像我的家一样。只要听到一些批评建议,马上就可以修正。不过现在再让我回头一看,80%的片子得撕!当时真不知天高地厚,五十多张24寸的大照片,敢在音乐厅里摆上大半年,胆儿真大!搁现在,打死我也不敢,丢不起那人。
听得多了,见得多了,也就懂得多了。现在我最大的照片不超过10寸,也不敢挂上墙了,全都放在大口袋里。天黑了,趁没人儿的时候偷着摸着自个儿看看。也不敢上台拍片了,让观众看着怪丢人的,透着没文化。别说上台,在台下拍片,演奏的时候也决不按快门。其实可拍的东西很多,但现在岁数大了,脸皮儿薄了,讨厌的事、没文化的事都不敢干了——学好了。也不追着那些演出公司的老总要票了。一切都顺其自然。

腕嘛!自然会开豪车,咋样?开1898年的奔驰去吃饭,奢吧?

老谭跟俺勾肩搭背

把央视美女勾引到这地界。。。。。。不是腕成嘛。

吧唧高音多明戈,借腕扬腕。

探望《歌唱祖国》作者王辛

与于隆探讨贝多芬

银屏连着我和田歌

我拍个屁都有新华社记者跟着。

模特在我眼前也弯腰,生怕伤了我的腕。

看我眼睛瞪的,比她厉害吧?注意啊,她正向我怀里倒呐!

陈冲和曼玉都比我白

黑哥肤色跟我差不多,还同病相怜,可惜他先我一步,走啦。。。。。

排练时,指挥王进也要征求征求俺的意见,腕嘛。

我金三角的小粉丝

这真的不赖我。。。。。。我们什么都没。。。。。。

徒弟遍及全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