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之《走不出的体制》

分类: 笔随心动 |
转眼到了第四个本命年,人生基本活过了一半。在这一半的人生中,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学业,虽没踏进北大清华大学的校门,却也经国家分配成了一名国企干部。在自己努力傻干外加若干贵人相助的发展机遇中,磕磕绊绊从基层到总部一路北上,居然漂到北京已过活了十二年。人们向往的车子、房子、位子、户口等陆续都攒齐了,老婆、儿子一路随行,过得也算是太平。但没有张艺谋导演混得有钱,没能提前要个二胎,如今有了政策,可惜过了年龄,关键更怕将来小儿子和大孙子打架,不知向着那一个,这是我们这代人传统观念的纠结。
一切看似顺风顺水,可去年之初,那颗驿动且不安分的心,却又驱使着自己告别了干了二十七年稳定的体制,跳进了市场这个无边的海洋里学着畅游。离开体制之初的那段时间,身边的人大都不理解,但是对于一个在外独自漂了十几年的成年人的选择,还能说什么呢,送上的只有祝福了。对于我来说,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这世界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也许应验了自己许多年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戈壁滩长大的孩子,野惯了,束缚久了受不了。
掐指一算走出体制快一年半了,虽然离开了国资委管辖的国企体制,却又跳进了证监会监管的市场体制,真是体制无处不在,人生本就如戏。体制没有三八线,只是这边似朝鲜那边像韩国。在受国企体制培养熏陶几十年后,走进了民企体制,二者既有相同又有区别,但都是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多一份体验也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哪怕只是适应能力。
国企往往在务虚中强调那点“实”,总是能干的干不过能说的,能说的却又不如有背景的;民企往往在务实中敷衍那点“虚”,总是能干的一定干过会说的,求贤若渴淡化那有背景的。
民企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国企也没有传说的那么复杂,只是大小和资源掌控不同。共同之处,都在追逐利益,民企称为“梦想”或“价值”,越小的民企追求“梦想与价值”愿望越大,能否实现是另外一回事;国企称为“责任”或“义务”,越大的国企追求“责任和义务”可能不小,能否履行是另外一回事。
在民企,铁打的老板流水的尖兵,搭配组合追求最大的利益,老板见不到利益调换尖兵,当初的尖兵成了孬兵,竞争的环境,智者生存!在国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兵,搭配组合追求最大的利益,官兵创不出利益重组营盘,当初的官兵还是官兵,宽容的环境,适者生存!
其实,国企民企都在如来佛的手掌里,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谈不上离开与出走,本就是一个打工扛活的,选择能够发挥自我能力、体现和创造价值的体制就好。当你真正走出一个大厦之后,你才会发现自己步入了一个比大厦更广阔的天地,原来天地间这么大!撒花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