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与拉卜楞寺的缘

标签:
甘肃甘南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旅游文化 |
分类: 走遍中国 |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本人不是佛教徒,对藏传佛教也了解不多,一些从书本、电影、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碎片式的记忆却驱使着自己总想找机会去看看,特别是如今网络的发达,让爱好摄影的自己不断的发现了佛教的色彩与神圣。也许是缘分没到,西藏的布达拉宫计划了几次都没能成行,四川的色达佛学院更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甘南的拉卜楞寺今年却意外有幸到访,也算是对藏传佛教的一次浅显学习与体验,更或是一种通过影像去展现藏传佛教文化对人们的洗礼。
从北京出发到西安一路顺利,在西安参加短暂的会议后一路西行,路经甘肃的天水市,在天水看过了久仰的麦积山岩壁上的石窟佛像后,一路继续西行直奔甘肃甘南。因为沿途修路,从天水到甘南一路的颠簸增加了一份拉卜楞寺的神秘感。随着海拔越来越高,人越来越少,徒步的信徒开始多了起来。汽车飞快的驶过他们身边,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情绪,他们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与速度一步一步的前行,一部分藏民一步磕一个长头,几乎是用身子走完这朝圣之路,更让我增添了几分对藏传佛教信徒们的敬仰。他们并不想像我们一样借助汽车等外力早一点接近神灵所在的地方,因为神灵一直在他们心中,他们只是完成一件今世的修行而已,重要的应该是虔诚的过程。从他们的行动、从他们的表情、从他们的眼神都能看出他们心中对神灵的敬仰,这种敬仰是纯净的,无私的,这种对佛教的信仰最终化作了他们行为自觉的力量。
一路的百度导航越来越接近目的地夏河,心情更是随着路边的高矮不一的山丘、郁郁葱葱的庄稼、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不断变化着,汉藏交织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不断的转换着。搞不清为什么藏区几乎都在海拔较高的地方,也许这里离天堂更近一些,也许这里离凡尘更远一些。我们这些来自凡尘的客人,应该安静一些,不要过多打扰他们的生活。


下午四点终于到了夏河县城,县城不大,就一条主要街道,由东向西延伸,街道两边除了电力、通讯、政府等略微高大一点且带有明显标识的楼宇外,基本都是酒店、旅馆、饭店和商店,看得出旅游已成为这的主要产业。出发前在西安就通过“去哪儿旅行”预订了“拉卜楞假周旅馆”的房间,旅馆经理每天都会用生疏的普通话给我打电话问行程,听得出这的生意不错。到了旅馆放下行李脸都没洗就下了楼,按照老板说的路线几分钟就到了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由许多殿宇构成,位于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处,寺院群基本占据了县城的一半以上。寺院大都坐北向南,主要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大大小小90多座不同的殿宇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南北两山之间,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夏河县城的其它各类建筑也基本围绕寺院的特色规划建设。(这一段基本以“百度”内容为主,其它具体详细内容可参考“百度”)
还是看图说话吧……




让我们这些看惯工业文明喧闹下的尘客,整日里满脑子不是发展经济就是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器们,也接受一份安静的洗礼吧,生活其实还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这次短暂的洗礼过后不知能改变什么?也许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之中,也许一切还是原本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