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天打开网络满眼的柴静和柴静自费百万拍摄的《穹顶之下》,在柴静以她女儿出生时就因雾霾而患上脑瘤开场,从段段情感声中展开了对我国环境污染的调查与述说,整个视频时长103分钟,雾霾这个让人痛恨多年的话题又被大家重新提起,点击量接近亿次。我也先后看了不同的版本,虽然对雾霾的产生及影响早已熟知,雾霾对健康危害钟南山老师早就做过阐述,但柴静的《穹顶之下》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揭露了我国发展与环境和谐的恶劣状况,期间伴随不同国家、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地区的发展与环境数据对比,显然让大家再次了解起来更直观更容易接受,特别是从未来如何改进的方面也通过片中某些部门的嘴多少找到了一些答案。
我在想,为什么2015年春节刚过这个阶段,各大网络媒体突然发布了这样一段视频,一定会有它的背景和意义!那么这些背景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不难看出,今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免去周生贤的环境保护部部长职务,任命曾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陈吉宁为环境保护部部长。网上对这个“专家型掌门人”陈吉宁的评价很多,在此不多说,只记下陈部长“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风格吧。
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两会将要召开,从 今日人民日报发布《2015两会十大看点》,里面重点提及了改革、三农、一路一带、环保等内容,其中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破解“十面霾伏”?每年全国两会上,生态保护、美丽中国、雾霾治理等总是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之一。今年应该还会如此,群众依然翘首以盼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方责任,破解“十面霾伏”等一系列问题。
环保部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先以课堂讲课教育的方式来一个“全民科普”,借柴静情感之嘴再次将雾霾污染推升到新的空前的高度,两会期间期望得到全体与会人员的共识,从而强化环境部门的执政力度,深化《新环保法》的实施……

我又在想,柴静的《穹顶之下》除了完成国家有关部门交办的任务外,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片中国家各大部委之间关于立法与执法的各述苦衷,在权利分配的过程中出于平衡设置的各种模糊写法,造成了如今的推诿扯皮,继而无奈无为。片中还道出了国有大型企业垄断市场、绑架标委会阻碍改革等现象,还用美国天然气开采公司的数量与中国进行对比等,这些既是现状,又与中国的现状相符,因为中国现阶段刚解决吃饱饭的问题没几年,好多家庭还用不上抽水马桶,仍处于奔向小康的道路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过多的批评不如多样的学习,只有学习与借鉴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柴静这部分讲述,其实是告诉国家下一阶段的深化改革力度与方向,政府部门要减政放权,国有企业打破垄断市场放开。
《穹顶之下》还让我看到了天然气产业的希望与即将迎来的大发展,近期天然气价格的下调与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立,都标志着我国将从“煤碳时代”向“油气时代”转型,国家正在着手“能源体制改革”也将天然气作为能源消费革命的主力军,我们身处燃气领域,除了庆幸以外,我们的企业准备好了吗!
最后的环保动画片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一些环保小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才是最根本的办法。“12369”举报电话你使用过吗?能否从看完这篇文章开始,就将“12369”存入你的手机电话本,凡是遇到不环保的现象马上举报拨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