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对于我们每个人太熟悉不过了,从小时候的班会、家长会,开学毕业典礼大会,到参加工作的班组会、班前会、车间大会、分房会、涨级会、生产会、总结会、表彰会……大到国家每年的两会,联合各种峰会,小到商品的推介会、学术界的一些专题研讨会等等,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开会,通过开会解决我们工作生活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能不能解决是另外一会事,但开会却是必须的,好像只有通过开会才能将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才能将主持人的精神贯彻下去,才能……
我也经常开会,天南海北地开,昨天刚开完一个我们业内的高级会议。我也经常主持会,每周一次的例会。虽然会议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开会的形势却是基本相同的,一个人在说在读,或多或少的人在听,至于听不听,说的爱听不爱听在这不论,在这先说说这听会的模样,如果细分起来每个人都有不同,各有千秋,暂切总结归纳如下,也算是为我国和世界会议的健康发展做点贡献:
1、事不关已,表情漠然型—由于岗位的细分,往往发言者的话题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无直接关系,听也是白听,于是两耳不闻会议事,心在何处他自知。
2、埋头理材,准备发言型—这类人较多,由于发言人与已无关,干脆埋头整理自己的发言材料,要么就是昨天没来得及看秘书准备的材料,今天恶补一下。
3、交头接耳,低声旁聊型—上边你说你的,下边我说我的,大有此会与我们无关的劲头,也有不把会场当会场的习惯,自控能力较弱。
4、短信传情,机不离手型—要么轻点要么手写,也许是与会场内的也许是与会场外的谈工作?谈感情?闲聊?有时高兴时还会面带微笑,不一而论。
5、闭目养神,似听似睡型—五十岁以上者居多,时而闭目,时而小睁,搞不清是睡是听,如有鼾声出现,往往能把自己吓醒。如果会场没有提醒,一会又会睡去。
6、聚精会神,边听边记型—要么是新人或有上进心的新人,要么是台上发言人物份量较重,会议内容也与自身利益关系密切。态度很重要,记啥不重要。
7、溜边后坐,择机离场型—这一般是大会,参会人员较多,这些人又与会没有多大关系,或是一些派来参会、又或是挑灯夜战一宿之人,溜出会场回屋睡觉居多。
8、手机铃响,惊惶失措型—这些人大有人在,会议开始明明宣布了关闭手机或静音的纪律,但就是不去做,也不知是对手机操作弱智,还是人来了魂没来,听见铃声后,忙乱之行为滑稽可笑,令人费解。好在一些大会都安装了屏蔽装置,手机信号全无解决了这一问题。
9、摇头扭脖,提肛保健型—办公室坐久了,颈椎肯定有毛病,得个痔疮也难免,开会期间正好调理一下,会议保健两不误。
10、急笔如飞,练字画画型--这种人表面看在边听边记,很认真很专注,实为在练笔修字,我还看见过画画的,一边画一边抬头看对面,原来在画对面的与会者,长发飘飘的,只是工笔太差,把人画成了鬼。
11、左观右察,提笔总结型—像我这样的与会者。我也是集各种形态于与一身的会场高手。
12、太多了,不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