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想一二”

(2009-07-27 23:37:49)
标签:

励志

整体意识

中和意识

职场

心态

杂谈

分类: 感东悟西

    职业道路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其实工作往往是一种“快乐”和“痛苦”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光有痛可能我们到最后都不能忍受,但疼痛过后成功快乐的感觉却是回味无穷。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重复单调的一面,这要看你怎样去把握。很多人工作多年以后,会产生工作如同重复“吃剩饭”的感觉,对职场产生倦怠和厌倦,对职场失去了兴趣和斗志。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换岗、创新工作思路或者跳槽寻求突破。但换岗或者跳槽过后并不能完全消除内心产生的变化,有时内心对原岗位或原工作的眷恋又上心头。人就是矛盾的制造者,老的需求解决了,新的需求又来了。

    面对职场的倦怠,或是面对工作一时的困惑,与其退缩消极,不如挺身而出直面困难。职场精英们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高手,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享受快乐,他们是在企业问题丛生中成长起来的。

    做为一名成功的职场管理者,无论你的职位高与低,只要你是管理层次相对较高的,在解决棘手的问题时,要树立“整体意识”和“中和意识”。所谓“整体意识”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局意识”,就是要跳出自我的局限,跳出你所处的位置,学会抓住整体,学会抓住大事。换句直白的话说,就是你要站在你的领导或是你的领导的领导角度考虑问题。从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则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中和意识”就是不要事事计较,不要有分别心,不要钻牛角尖。正如著名管理学家王育琨先生指出的那样:凡事不分是非对错(其实事情本无是非对错,只是角度不同而以),只要事情发生了,只要事情降临到你的头上,就是一种缘分,就是一种激发你生命中和潜能或磨炼你的机会。这时,最忌讳做出好与坏的分别,因为你的本能会“近利避害”。这时好与坏对你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要去处理好这件事。事实上,我们面对的很多痛苦都来自“中和意识”的缺失,我们的“潜意识”或是“心智模式”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走向负面、走向复杂。

    对于工作中的倦怠消极,从工作微观的角度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设定目标并予以细化。为了工作效率,必须把年度、季度、月度任务设计成明确、可量化、并能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一个个小目标。目标的不断达成可使你有满足感和成就感,使你工作的信心倍增,这时你就会发现工作越来越有兴致。第二是享受压力注重合作。身在职场,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管理压力甚至说是享受压力。看看我们身边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在“高压锅”里成长起来的,他们只不过是更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减压罢了。注重与同事情感交流并加强工作中的合作就是一种有效的减压办法,再看我们身边成功的人士,都是合作的高手,他们的工作从来不是他们一人去完成。如果我们也这样做了,成功或者成就感就会接踵而来。第三是调整心态静心处事。一个好的心态,一个不急不躁的心态是处理事情的关键,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心态下的结果是不同的。老话“宁静致远”就是这个道理。学会在一种理智的心态下处理事情。

    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写给一个朋友的一幅字“常想一二”,表达了一种心态,表达了一种处世的哲学。他的解释是这样的:“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那么我们就算认可这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吧,但是还有一二如意事。我帮不了你太多,但是我只可以告诉你,就常想一二吧,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去抑止心底的不快,这就是一个朋友能够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

    常想一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