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展真的是硬道理

(2007-06-26 00:29:01)
标签:

感悟随笔

文化

发展

管理

 

    一个企业成功发展的模式有很多种,哪一种管理模式适合企业发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路永远不止一条。一个企业领导者的风格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发展模式,而领导者又受其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领导者成长环境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性格的不同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管理风格与发展方式。

    如果在一个企业里,比如有限公司,合作伙伴按照股比出资有二个,有三个或更多,每方本着为企业发展负责的态度都对该企业派驻了领导人进行管理,这些领导人又都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组合到了一起,各自在企业内部发出各种声音,企业会怎样呢?

    一种是企业里只有一种声音,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或是反对的声音与不同声音没有发出的渠道,那这个企业应该是独裁的,这个声音偏离了轨道企业也就偏离了轨道,这个声音错了企业也就错了。因为没有了监督,没有了制衡。这样的企业风险来自于领导者的把握。

    另一种是企业里有两种声音,一正一反,一左一右,或是不同的见解,总之辩论的时候较多,那这个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声音的分量,取决于声音对员工利益的影响,取决于声音对企业前途发展的作用。因为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前进,企业也是一样。占主导地们的声音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这一阶段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

    还有一种是企业里发出多种声音,而且各有个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那这个企业管理是费劲的,人们的精力大都用在了内耗上,发展的步伐则变得迟缓。由于一些小事很多大事都定不下来,定不了的事只有先放一放再说,等待事情变的完美了再继续。这样,大好的时机人为地被错过了。其实人们对完美的要求也是在不停的变化的,这一阶段完美并不代表下一阶段还完美,一时的完美并不表示永远完美。如果这个企业是一个依托市场发展的外向型企业,过多的精力没有用在外部的开拓上反而花费在了内耗上,企业还能够发展吗?长此下去,这个错误会致命封喉。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洪流中,机遇一闪即逝,没有多少时间去等。纵观我们这两年的发展,虽然企业主流是好的,但真正意义上又开拓了几个市场?在市场上又投入了多少精力呢?有多少人是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没有一个企业敢说没有问题,或多或少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不要因为害怕问题出现就停止不前,市场从来是不等人的。不要因为老问题棘手就不去碰,这样会使问题越堆越多更无从下手。应该树立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意识,用发展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最对路的;应该树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的意识,采取迅速果断有效的处理方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出现;应该树立听取不同声音的意识,忠言虽逆耳但利于行,只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成就宏伟的事业,只有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少走弯路。

    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的企业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考虑发展的事情,在发展的基础上研究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管理,在发展的细节中实施管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所有的管理必须从市场出发,从发展着眼,必须忘记本位主义,将声音统一到发展主题上来,真正为企业的发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不是束手束脚,围堵设卡,前怕狼后怕虎!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快速、高效有序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家界风光
后一篇:给自己动手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