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黑暗餐厅感言 |
上次由于时间关系,只是从视觉的角度上了些图片,没有时间把心理的一些想法表述出来。这周由于身体不适到有些时间爬爬格子,当时的确想了很多很多,一切都可以停止,但思想不会停止,虽然思的不高,想的不远——
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你的判断也随之而改变,原来重要的不再重要,原来正确的现在不一定正确了。
你的平时不被使用的能力不由自主地被启动激发调动起来,发挥着(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不可替代的作用。
你由无助变为无奈,最后如果没有帮助(外力、他人),你只能认命。
你盼望与人沟通,你渴望让人理解你的感受,你如果不够坚强,你对群体、对阳光的依赖可能会更强烈。
我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沉思,选择了聆听……我不想说话,因为我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面对的对方想听什么(因为我看不到对方的眼睛,我不知道对方的需求、爱好,也许他和我一样,也许……只有猜测)。我虽在沉思,但思绪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只能是漂在黑暗的空中乱想。
我几乎是竖着耳朵在听,想听到每个同学的声音,至于说什么关不重要,我只是想听到同学们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方位,可有的同学像我一样选择了沉默……
吃什么也不再重要了,是否吃饱也没有了感觉,是否能吃干净倒成了一种挑战,由于无法判断盘中碗中食物是否吃完,我开始变得急躁,心中只想证明自己能把它干净,用手中的勺子和叉子拼命地找。有时又有用手去抓的念头,但一闪即逝,因为那样有伤大雅,而且不卫生(其实这些都是阳光下的文明,在黑暗的状态下又有谁知道呢?)。急躁之后我选择了短暂的放弃,待重新鼓起勇气继续吃时,发现胸前的盘子不知去向,原来早被带着夜视镜的服务生拿走。这时因自己无知无觉感到无奈外,还有一丝安慰,起码证明自己刚才已将盘中食物吃了个差不多……但差多少?????哎!真让人苦恼!
有意思的应算是“黑暗餐厅”推出的女声朗诵了,应是背诵,在这种状态下听人背诵文章,有点妙,静静的,一个柔弱女子的声音,挺美(女性内衣的牌子应该和这无关),她背诵的是老舍的小说《月牙儿》,虽然小说和我们班的主题不符,但也有另一翻味道!
这是一家由几个年轻人开办的特色餐厅,据说是欧洲的泊来品,这一家还号称亚洲第一家,我上网搜了一下,上海道是也有一家。感受体验过后,倒想给这些年轻人一些建议,是如何让他们更有特色的建议及如何持续发展下去的建议,不再这说了,因为我的创意也是有价值的……
有愿意和我去的吗?给我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