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法——求真实

(2006-11-02 15:39:02)
分类: 抄来抄去

佛法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呢?什么才是学佛的正因呢?关于这个问题,十方诸佛的答案是统一的:佛法的根本是真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那么,我们要问:我为什么要信佛说的答案呢?假如说他的答案错了呢?曾有人这么说过:因为大家都信佛说的话,所以我也相信了。这个说法其实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态——随大流儿。

比如有人说:若说某某功瞎扯淡,可为什么那么多大学教授、工程师之类的高级知识分子都去修练。这些理由都不成立,因为不合逻辑。所谓教授、工程师,这只能代表他们在自己的本专业之内是专家,但一出了他们的那个圈儿,什么都不是,甚至连基本的生存能力也不具备。还有什么“少数服从多数”之类的话,这都是很荒唐的。我告诉大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都是错的。

这样随大流儿的信,绝对是迷信。我们常说,佛教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所以他们信的不是佛教,他们也不是佛教徒。

我们暂且放下这个问题,不管佛说的真实究竟是不是真的真实,我们先说认识真实的方法,以及真实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标准就是规则、一个游戏规则,规则是人定的,但当规则制订出来之后,必须都遵守,这个很关键。就像法律一样,定出来后必须老百姓与当官的都遵守方才能显出法律的尊严。这个标准搞清楚了,我们再来判定释迦牟尼说的真实到底对不对。

那么究竟该用什么方法来认识真实呢?办法只有一个:亲证!但是又有一个问题来了。所谓亲证的东西,都是不能够用言语来表说的。

怎么能说不可言语表说,有文章说佛陀亲证的就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不是佛说的吗?

是的,因为“缘起性空”是佛说的,所以缘起性空根本就不是佛陀所亲证的境界本身,那只是使我们趋近真实的方法。

既然亲证的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说的,那么这些佛经,难道不是佛的言行的记录吗?这绝对是佛陀的言行记录!但这些绝对不是真实本身,不是真理的本身。

那这经典是什么玩意儿呢?它只是方便权巧教法,是标月指!让我们这些半吊子众生明白什么是佛陀说法的用意,什么才是正见,怎样才能生起正信,应当如何发心,什么样才是入佛门等。你明白了佛经只是在告诉你这些而已,并不是真实本身,这样你才能够认识真实,亲证真实。有人说,“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月而悟,他悟的什么?就是缘起性空!”其实不是的,缘起性空只是正见,而不是所悟得的境界――真实。这样的认识真实才是“不自欺求真”。什么叫不自欺呢?比如,我们现在有不少的念佛人,虽然在念着,但对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还怀疑。也就是说,自己说的话连自己也不相信。当然,有这样的情况,虽然说的是假话,但一直说,说多了会连自己也觉得是真的了,这是心理现象。

若连佛经都不是真实,我们还有什么可依呢?

我是说佛经不是真实本身,你别少了本身这两个字儿。

问: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

这样吧,比如说,在一个黑屋子中,很黑很黑,我告诉你,这个屋子中有把锤子,到底有没有?你不知道,所以你不能相信,忽然你碰住了开关,灯亮了,你发现真的屋里有把锤子。极乐世界就是那把锤子,佛说有,你没看见,等什么时间你碰到开关了,灯一亮,你就知道了。

佛法的根本,是求真实,那么就有人进一步问,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也是现成的,就是《心经》上说的“度一切苦厄”。其实,虽然佛法的根本是在求真实,但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可从来没有描述过真实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一直是在引导你如何求真实。说当你知见真实之后,就知道真实到底是什么样子了,或者说真实到底有没有。若真实根本就没有,是不存在的,那咱就二话不说,若有,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看释迦牟尼,你不能不佩服他,他要我们认识真实,却反而不给说真实是什么样子,一直在给我们介绍认识真实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是声东击西,而我们都不会用这个法子。

只要人活着,你自然要思惟,我们世间人呢,要认识一件事儿,都是通过思惟,比如科学、哲学等。通过思惟,就可以想通一个理儿。但佛教说,通过这样的思惟不能见到真实,为什么呢?因为有两个东西存在:

一、烦恼障,这是我们的情绪方面的事儿,我们都带有主观情绪,我们干什么,都带上了有色眼镜。比如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某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人偷的,他看邻人走路,就像贼走路,看邻人说话,就像贼说话,不管邻人干什么,他都觉得邻人活脱脱是个贼样子,这就是烦恼障。

二、所知障,比如,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当时的人们说什么都接受不了,因为我们几千年来都以为太阳从东边儿升起到西边儿落下,都是太阳在围着地球转,可现在却反过来了。这就是所知障。所知障严重的话,很淘气的。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当时很多的科学家也不懂,有些科学家,他们深爱着牛顿所构建的物理学大厦,他们自己也为牛顿理论体系作出了贡献,现在爱因斯坦说牛顿的理论体系有问题,他们就伤心欲绝,有好几位大科学家就自杀了,这就是所知障。佛教内的所知障也很严重。比如净土宗学人之间,有人学会集本,有人反对会集本,争论不休,而且谩骂。所知障就是障碍你的认识的东西,你要认识新东西,它来障碍你。说明白点儿就是你不知道的那些东西或者是你认识上的错误。

就因为有这二障,所以,无论你再尽心,再努力,你始终认识不了真实,你只要有二障,不论你说什么,都是错乱的。这就像你要量这桌子有多高,可所拿的尺子本身就是弯的,就像你本来就是色盲,可是却想去分清红绿,这都是绝不可能的。

佛陀说了那么多经典,其实都是在教我们断二障而已,当把这二障断了,自然清净、真实就显现了。真实一显现,有,你就见到有!无,你就见到无!自然不错缪了。

二障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现在可以觉察到的一切。佛的本意是求真实,但他没有明明白白地说过求真实,只说什么是正见,怎样起正信,要怎样发心等等。这实际上就是让断二障。你想求得真实,二障尽了,真实自然显现,这么说来,学佛并不是应该不应该的,你只要想求真实,自然应学佛,这就像你肚子饿了,现在面前放着食物,那当然一定要吃了,没话说,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呢?

断二障,怎样断障呢?佛经上说过,一个是正闻熏习,一个是如理思惟,在《摄大乘论》上说这是得正见的两个必要条件,意思是一样的。你只要正闻熏习、如理思惟了,自然就距真实一步步地趋近。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手随心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