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怎样做孩子成长规划师?

(2016-09-18 20:11:03)
标签:

孩子成长规划师

孩子教育

分类: 孩子教育

转载前言

 

 

我很推崇微信上流传着一篇文章因为你从无远虑,所以你的孩子总有近忧,内容提到了孩子成长的规划,写得非常好!孩子的成长,的确不能放任自流,需要父母有规划,这个规划,不是压孩子做这样,作那样,而是应因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孩子成长的道路。

 

 

我女儿凝凝的成长亦是如此,我一直认为孩子的品德成长最重要!所以,凝凝从小就在我的引导下参加了希望工程,每年都用自己的利是钱资助山区贫困孩子上学。四年级暑假时,还和我一起到和平县一个农村家庭里,参加他们的夏收劳动,这对凝凝的成长有极大震撼作用。回来后,在初中起,就参加做暑期工,到大学,一直有跟我到狮子会做义工。

 

 

凝凝16岁是自己提出成为一个骨髓捐献志愿者,18岁生日那天在中华广场的献血车上开始定期去鲜血,我从来没有叫她要做这个,凝凝的这个决定,和家庭一直充满了浓厚的爱和乐于助人的氛围有关。但是,她的决定,我第一时间拥抱她表示赞扬!同时,我也告诉女儿,在许多年前,爸爸就已经报名成为一个骨髓捐献志愿者。我之前没有告诉家人和孩子,是不想他们觉得必须像我一样才是好孩子,而后来告诉孩子,是让孩子觉得她做的是对的,因为爸爸也是这么做的。


父母无论怎么规划孩子,自己身体力行尤其重要!

 

 

女儿的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多彩,小学时她每年都是《岭南少年报》的优秀小记者,钢琴7级,游泳非常棒,暑假广州体院报游泳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学个遍,从小学就开始练太极,会踢踏舞和街舞,踢踏舞是暑假到北京学习的。还到广州杂技团学过翻跟斗,这个是前无古人,不知有没有后来者。做义工,做暑期工,这些一点都不妨碍她的学业。这些课外的学习,全部是她自己的兴趣,包括到高中时,她想学打篮球,我就到广州华师家教中心找了一个大学生上门教她打篮球。

 

 

当凝凝读高中大学时,我曾送她去读过陈安之,火凤凰,也到潘伟成狮兄的《疯狂团队》去爬过地毯。后来,女儿参加工作时非常勤奋,经常回来叨念着在课堂上的口号,工作要“全力以赴”,时时考虑怎么“超出顾客的预期”。


那时,我经常喜欢对女儿说,愿不愿挑战自己?女儿非常乐于迎战,她是我们住的中海康城小区建成以来,第一个邀了一些社区里的小朋友组织在中心广场举办了一场《小学生演讲大赛——讲出你名字的故事》,一个人打电话邀同学参加组织了一场拓展活动,当日导师是我帮她请的。一个人在她就读的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组织了一场狮子会大讲堂,邀请了著名的企业家狮兄去分享,一个人就组织了狮子会的狮友带孩子游大学城。

 

 

我特别喜欢文章《因为你从无远虑,所以你的孩子总有近忧》中的一段话:

 

我们能做的,就是送孩子走到我们能力范围内,最远的地方。

 

但做父母的眼界终是有局限,等孩子有了自己的格局和眼界,他要选择哪条路,能走多远,那就他自己的事了。

 
这篇文章明明白白的说,父母的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也有局限性,这个和我想的完全一致,而且,我也是这么做的。自己向儿女承认父母有不足,一点也不影响父母在孩子们面前的形象!这会起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作用,让孩子也学会认错,承认自己也有不足。

 

 

在女儿参加工作后,我曾和女儿说:“凝凝啊,你现在参加工作了,爸爸现在的阅历和经验,恐怕已经无法帮助你了,但是,爸爸有很多企业家朋友,可以在某些事情上给些建议给你”。后来,我邀请了一些会和凝凝成长有像似经历的狮姐私下和一起聊天。当然这个没有定量定期。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来看看,《因为你从无远虑,所以你的孩子总有近忧》是怎么写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

 

 

因为你从无远虑,所以你的孩子总有近忧》,作者:  CC爸妈

 

周末带CC游玩,其中一段行程是坐船游峡谷,船刚开动,有个5岁左右的孩子就大喊太冷。

 

因为他的妈妈没想到会这么冷,所以没给他带长袖的衣服,孩子一直哭闹,终于闹得妈妈失了耐心,你怎么这么娇气,男子汉就不能坚持一下么?现在的情况就是没有衣服,哭闹有什么用?

 

瞧,说到最后又成了孩子的不是,明明是因为你出发之前没有把当地的天气以及出游的行程考虑周全,才让孩子陷入了眼前被冻着的忧虑啊。

 

因为父母从无远虑,所以孩子才总有近忧。

 

(一)

 

3岁前你觉得孩子24小时有人看管,所以作息不那么重要。想玩玩想吃吃,睡眠没规律、饮食没规律。

如今一上幼儿园,一切都乱了,孩子该早起的时候醒不了,该午睡的时候睡不着,老师头疼,孩子辛苦,你最初的耐心最终也会化作怨气: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很快就能适应,唯独你的孩子不乖、不配合。

 

却没想过,因为你不曾早早培养孩子适应幼儿园的作息啊,你以为只要把他放进去,他就能自动适应。

 

当然,他最后也一定会适应,但是如果当初你考虑的多一点点,孩子就不必那么辛苦。

 

(二)

 

 2岁的时候,带孩子出门,发现他非常不配合,总是让你丢人,行为一点也不得体。

 

你觉得还是把他留在家中更好,等懂事了再带出去吧,毕竟家人能包容他的一切。

从此亲朋聚会,出门旅行,你都不准备带孩子。

 

有一天你觉得他足够大了,但是带出去依然让你失望了。要么孩子怕生表现扭扭捏捏、要么天不怕地不怕公共场合撒泼打滚。

 

因为你从未远虑过,好的教养不是长到一定年纪自然就有的,所谓的言行举止大方得体,都是从小到大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一次次习练出来的。

 

你之前不给他锻炼的机会,日后就只能靠他自己在一次次碰壁中慢慢学习何为得体。

 

(三)

 

孩子小的时候,你信奉快乐教育,发誓要给孩子最自由、最没压力的3年,所以连最基本的亲子阅读也不引导,孩子不爱绘本,没关系,等大点就好了。

 

再大一些,他依然不爱绘本、不爱学习,朋友聚会,其他孩子满口三字经,讲故事一气呵成。

 

自己的孩子只会学动画片里大喊怪兽变身,成绩永远排在末位,你觉得孩子没能给你挣回面子,规定他要开始看书,却发现他依然不买账,他不喜欢书,所以一分钟都坐不住。

 

你只能恨铁不成钢的说,谁让人家遇上一个天生爱学习的好孩子呢。

 

因为你不曾远虑过,亲子阅读这个基础如果打的好,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和学习有多么重要。

 

没有生下来就爱书的孩子,但是也几乎没有在父母的耐心引导下依然不喜欢故事的孩子,唯一的可能就是你太早、太快放弃了培养。

 

(四)

 

人家的孩子高中时候就有自己的想法,今后读什么专业,就业选哪个方向,你的孩子想想这个也没意思、那个也不喜欢,上了大学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日浑浑噩噩。

 

你羡慕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有思想、对人生那么有规划。

 

却没想过,你从不曾在孩子还未定型的时候,给他展示过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期待。

 

也不曾在他确定目标之后,助他一臂之力,帮他离梦想更近一些。

 

你唯一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他自动长大、自动功成名就。

 

(五)

 

儿子到了适婚的年纪,性格内秀,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你总说,不着急,结婚要看缘分的,得慢慢碰,强扭的瓜不甜。

 

转眼间,相亲对象还没见过几个,就从适婚变成了大龄,全家开始着急。

 

刚好年初隔壁家老李家跟你同岁的儿子却娶上了媳妇,她家儿子以及她家条件都不如你,为什么儿媳妇还不错?

 

你看着自己儿子,只好叹气,为什么自家的儿子这么不争气,连个对象都不会找。

同样都有一个不善言辞的内秀儿子,老李天天混迹广场舞大妈群。

 

干什么呢?提上些小点心,日日动员身边所有的人帮他儿子介绍对象。介绍的人多了,还真遇上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匹配的。

 

因为你不曾远虑过,在这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今天,女孩资源多么抢手,只守株待兔依靠传说中的缘分,那可能真的需要再等等。

 

(六)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不算是过度干预么?这不算是插手孩子的人生么?天天喊着要孩子独立,父母都替孩子做了,孩子反而更不独立、更不成器。我生他、养他、供他上学、难道连过日子、娶媳妇还要帮他么?

 

这个当然可以不帮,只是说与其最后埋怨孩子,还不如早些帮他做打算。较真党别抬杠了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养起来那么简单,那么省心,而自己的孩子每一步都走得跌跌撞撞,总是不能尽如人意,终日被琐事缠身。

 

我们总爱说,谁让人家摊上的是个好孩子,自己摊上的是个不省心的主儿呢?

但是,亲爱的,没有所谓天生的乖孩子。

 

养孩子从来没有顺其自然,只是你的未雨绸缪,让孩子觉得一切只是水到渠成。

 

这水到渠成的背后,多年以来的性格塑造、关键时刻的指路引导,才是为人父母最难的地方。

 

我跟C爸也是有了CC才知道,做父母为什么难?

 

生不难,养也不难,难就难在,我们要为一个独立的生命,负责一辈子。

 

你干预不了她的人生,却依然要处心积虑的帮她步步为营。

 

我们平时带CC读绘本,搭积木、带她去各地旅游、带她融入各种人群参加各种活动,就只是随便玩玩么?

 

是,但不全是。

 

这一切除了让她觉得快乐,我们还希望通过爱绘本让她今后也爱学习,通过玩游戏培养她的专注力,通过旅游拓宽她的眼界,通过融入人群让她习得礼仪。

 

我认为,在能干预的时候参与引导,是做父母的义务。

 

人生的很多阶段都是需要人指引的,孩童时期,他们眼界没有我们宽。你不培养,孩子可能就没特长。

 

我们能做的,就是送孩子走到我们能力范围内,最远的地方。

 

但做父母的眼界终是有局限,等孩子有了自己的格局和眼界,他要选择哪条路,能走多远,那就他自己的事了。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有目的的教养和纯粹的放养,肯定是不一样的。

 

顺其自然,不该是父母偷懒的借口。

 

孩子年幼的时候你偷过的懒,不仅会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记,还会在他成年之后加倍的还给你。

 

试想,如果孩子总是不省心,那做父母的能安心么?

 

毕竟我们没有国外家长的洒脱,能真正做到18岁之后就自顾自的活。

 

如果你能常常用远虑解孩子的近忧,他慢慢也会成长为一个做事有条不紊,走一步看三步的人。

 

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比任何物质金钱都贵重的财富。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父母怎样做孩子成长规划师?

父母怎样做孩子成长规划师?

父母怎样做孩子成长规划师?

父母怎样做孩子成长规划师?

父母怎样做孩子成长规划师?

父母怎样做孩子成长规划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