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心中的静安寺景观有三,一是南京西路北侧的静安寺,二和三就是当时紧靠1路电车车站的印度式的阿育王梵幢和涌泉古井。如今,静安寺早已“华丽转身”,阿育王梵幢也以旧日无可比拟的造型辉煌再现。涌泉呢?
你先往马路对过看……
http://s7/mw690/001yjOEcgy6ExQmk6Vw86&690
http://s7/mw690/001yjOEcgy6ExQr6poy96&690
这是涌泉古井?怎么看怎么像广场喷泉。但石壁上四个大字写得明白:静安涌泉。另外还有简要说明:始于南宋涌泉成为静安寺八景之一史称天下第六泉享誉海内外今以现代景观手法重塑涌泉风貌以彰显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
说实话,静安寺整个扩建、改造工程中,只有这个项目让我难以接受。先不说用那种哗众取宠的音乐喷泉来彰显“时代气息”是否可行,我真的看不出这么个浅薄艳丽的东西和静安涌泉有什么关系。建造者没敢说,我也不会相信这喷泉的水来自那口古井。
看来,我们该溯本求源,先看看涌泉的来历。
据介绍,静安寺涌泉曾是南宋“静安八景”之一,又称涌泉、沸井,原因是当初涌泉昼夜沸腾,状似温泉。涌泉又名海眼,据传深可通海,被誉为“天下第六泉”。后来,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出资,重修山门殿宇,又将山门外的涌泉安置井阑。光阴荏苒,事去人非,静安八景逐一消逝,这最后一景涌井也因为修路而被加了盖。
当时那个“涌泉”古井位于静安寺正门与大殿之间,后因上海租界不断扩大,清同治元年(1862年),租界筑跑马道至静安寺,形成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当时,静安寺被划入道路之中,就硬要静安寺的正门向北缩进了数十米,这样,古井的位置就暴露在寺门外的马路中央,形成了现代马路上存有一口古井的独特景点。
http://s4/mw690/001yjOEcgy6ExQDfI1tc3&690
1899年,公共租界扩张,修筑马路时,涌泉地下水源被切断,该井的沸泉景观逐渐被破坏,之后喷泉现象基本消失。那以后,井还在,水长流,很多善男信女把乌龟送到井里放生积善。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爆发,静安寺遭劫,梵幢被毁,涌泉也被彻底填没。
就这样,直到1997年锦迪公司建造地铁二号线静安寺车站时,奇迹发生了。上海二号线原先准备从静安寺下面穿过,但是在准备施工时突然从静安寺里涌出大量的水,当时轰动全市,自来水公司找了半天也没发现是哪出来水的,后来向法师请教后把工程向南移了50米,避免从寺庙下面穿,这神奇的水才停住。于是,建筑公司在上海市文管部门的配合下,挖掘出了古泉原址。于是,在现在钟楼的位置,二层悬挂和平钟,下层
“涌泉”。
http://s1/mw690/001yjOEcgy6ExQOmMOQ40&690
“涌泉”底部与新打的156米深井地下泉水相溶,上建观赏井。观赏井深6米,井口为六边形,用整块金山石加工制成,整个涌泉井用666块花岗石砌成,一块井底石重达6000斤。使涌泉井既保留原有的风貌,又有独特构思创意。只可惜,泉水是看不见了,井中加了盖,中间留了个眼,供那些有诚意又想发财的游客信众往里扔硬币。
另外,据寺内法师介绍,寺内有个泉水加工厂,负责将井下的泉水装入瓶中,供有幸者品尝。本博主也有幸品尝了这古寺甘泉,味道嘛,真的“有点甜”。
http://s13/mw690/001yjOEcgy6ExQXZSMI2c&690
不过,
静安八景的消失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于是在静安寺对过的静安公园里重修了“静安八景”, 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涌泉”。
http://s12/mw690/001yjOEcgy6ExR4Nfdxdb&690
再到2009年09月26日,南京西路华山路口又出现了博文开头提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静安涌泉”。也就是说,为了弥补原古井涌泉的消失,目前在静安寺内外出现了三个“静安涌泉”!
http://s15/mw690/001yjOEcgy6ExRiRaNM4e&690
http://s9/mw690/001yjOEcgy6ExQIMdbae8&690
http://s12/mw690/001yjOEcgy6ExR4Nfdxd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