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四大名鱼——抗浪鱼

(2009-02-25 10:49:16)
标签:

杂谈

分类: 云南生物多样性

云南四大名鱼——抗浪鱼  美丽的云南抚仙湖

 

    抗浪鱼,原名鱇浪白鱼,属鲤形目鲤科白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抗浪鱼的“七奇”让人们对这个抚仙湖的精灵充满了神往与好奇。(想了解更多请到http://www.yncome.cn/biological.asp


  1、奇特的鱼种
  
  抚仙湖广阔的水域里,生活着24种土著鱼类,但最为奇特也最负盛名的要数抗浪鱼。抗浪鱼属鲤形目,鳊鮊亚科,白鱼属,形如短梭,长仅10厘米左右,其肉细、刺软、味香,为美食家所称道。和其他鱼类比较起来,抗浪鱼就像一个苗条美丽的少女,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白雪公主”!
  据调查了解,全世界所有的江河湖海里,只有抚仙湖生长有抗浪鱼,算得上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珍稀土著鱼种。抗浪鱼生活于水下40多米的深水区,生长缓慢,搏浪好动,平常难见其芳容,也难以捕捞。
  抗浪鱼是如何产生并演变至今的?为何它只安居于抚仙湖,而在其他的水域却无法觅其踪迹?这些问题,鱼类学家至今也未能解释清楚。
  
  2、奇幻的传说
  
  关于神奇的抗浪鱼,抚仙湖畔广泛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一天,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巡游至抚仙湖,见清澈透亮、宽阔深邃的湖水里,连一个鱼虾的踪影都看不到,甚感奇怪。一打听,才知道抚仙湖被东岸一个水怪常年霸占,把湖里的鱼虾都吃光了。何仙姑闻毕勃然大怒,立即与水怪展开厮杀,最后将水怪杀死,为抚仙湖除了一害。
  随后,何仙姑返回天宫向王母娘娘禀奏了此事。王母娘娘善心大发,信手从瑶池里摘下一片巨大的荷叶,又从瑶池里捧出一些小鱼放在荷叶中,让何仙姑把小鱼放进抚仙湖里。从此,抚仙湖里便有了抗浪鱼。投放了鱼儿后,何仙姑不经意地将荷叶丢在了岸边,抚仙湖岸边便长出了一大片莲藕。由于这藕来自天宫瑶池,故而澄江的藕比其他地方的藕多一个洞眼,且味道特别鲜甜好吃。
  
  3、奇异的得名
  
  抚仙湖里这种奇特的小鱼,最初人们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由于它个头很小,鱼汛期成群结队地涌到湖岸边产卵,像无数条小蛆在拱动,当地人就叫它“海蛆”。一个名叫康良的小伙子把这种小鱼捕捞晒干后,拿到市场上出售。人们觉得这种鱼吃起来肉细味香,争相购买,因为是康良卖的,就叫成“康良鱼”!
  后来,这种奇特的小鱼还引出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清康熙年间,澄江出了个赵士麟,官至京城少宰和吏部左侍郎。一日,他为母亲祝寿,叫家人专门做了几道家乡菜,其中一道就是油煎抗浪鱼。哪知,煎鱼时香味四溢,被过路的太监闻到了,疑心赵士麟躲在家中吃珍品而不进贡皇上,于是进宫禀告康熙。
  康熙听后不禁龙颜不悦,马上微服出宫,闯入赵府查看。康熙悄悄进房后,见饭桌上也没什么美味佳肴,只有一盘小鱼奇香无比,夹起一尾品尝,果真好味道!康熙便询问其来历,赵士麟详细解说后怕皇帝怪罪,谎称这种鱼上不得台盘,进不了宴席,更不能上贡。其原因是捕捞这种鱼时,都是农家妇人车水,鱼从妇人胯下水沟中钻过。康熙听后便在“康良”二字上加上“穴”字头,成了“抗浪”。并说:“鱼小味香,名海蛆不雅,就称其‘抗浪鱼’吧!”从此,抚仙湖中的这种小鱼有了御赐名字:“抗浪鱼”!
  这些传说是否真有其事,不去管它。但《康熙字典》里确实对“抗浪鱼”作了记载和解释,称这种鱼“干而中空”,故而叫“抗浪鱼”。
  
  4、奇怪的习性
  
  抗浪鱼的生活习性很奇怪,它长年蛰居于水下40多米的深水区,除了每年产卵期浮出水面外,平时根本见不到它的芳影。它的肚量不大,而且十分挑食,仅吃水中的微生物。因此,抗浪鱼从不受人工饵食的引诱,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一个垂钓者在抚仙湖钓起过抗浪鱼。
  当然,你要一睹抗浪鱼的芳容也不困难,只要在每年的立春至立秋节令到抚仙湖就行。其时,抗浪鱼从深水区浮出水面,向岸边浅滩游来。它们成群结队地游来,在水沟里逐浪而行,有时,它们又聚集到湖岸边的礁石、浅滩和树根附近,追逐嬉戏,蔚为奇观。渔民们惊喜地称:“发鱼啦!”所谓发鱼就是鱼的产卵期,也是鱼汛期。这是捕捞抗浪鱼的好时节。
  抗浪鱼的来去很有规律,俗称“来三去七”。抗浪鱼汛期始于立春,终于立秋,每一轮来产卵三天,间隔七天。立春至立夏的鱼汛期叫“春动”鱼,认风不认雨,只要刮一次北风,就会发一次鱼。这期间捕获的鱼数量少,鱼体稍长,大而肥。立夏至立秋进入雨季,认雨不认风,只要下一场雨,特别是下大雨或暴雨,就发一次。在阴雨连绵的农历6月,抗浪鱼还会打破“来三去七”的规律,出现雨不停鱼连续的特别现象。这期间捕获的鱼很多,但鱼体短而瘦小。
  
  5、奇巧的捕捞
  
  沿湖渔民根据 鱼奇特的生活习性,演化出种种奇巧的、世所罕见的捕鱼方法。这些方法具体操作形式云南四大名鱼——抗浪鱼各异,但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不下湖、不用船、不用鱼钩、不用渔网,在岸上就可捕捞。因此,当地渔民不叫“捕鱼”,而叫“拿鱼”。
  香把拿鱼法。这种方法流行于抚仙湖东岸,即将青香树上采下的枝叶或是山上割来的蕨蕨草扎成把,由于这两种植物都会散发出一股香味,故称“香把”。然后置香把于湖岸边,抗浪鱼便会闻香而来,钻进香把中产卵。待香把里都钻满鱼时,便用网兜将香把打捞上岸,提着香把一抖,抗浪鱼就会“劈里啪啦”掉出来!
  弯沟拿鱼法。渔民们在湖岸沙滩上挖出一条长长的弯曲的“U”形沟,沟很浅,以不出水为好,沟宽30至40厘米左右,两头连着湖。然后,在沟的一头驾起龙骨水车车起湖水,让湖水沿着弯沟从另一头流入湖中,
  抗浪鱼就会逆着水成群结队而上,游进弯沟里,等鱼儿铺满沟面时,停止车水,只管在干沟里捡鱼。
  鱼笼捕鱼法。这是捕捞抗浪鱼的主要方法,又叫“车水捕鱼”。在抚仙湖西岸的江川明星鱼洞、澄江禄充以及南岸的华宁海镜等地使用。这些地方湖岸边岩洞里涌出大股的地下泉水,水温比湖水略高,水质洁净,渔民们称其为“真水”。千百年来,渔民们在湖岸边挖出一条条深沟,让真水沿着挖好的沟渠流入湖中,在出水口处则安放一个用竹篾编的大笼子,叫“倒须笼”,鱼只能进不能出。当渔民用一木水车车湖水进沟时,抗浪鱼就会逆着水流游进沟中,钻进鱼笼中去。渔民们形象地称其为“请君入瓮”。
  
  6、奇妙的吃法
  
  抗浪鱼个头小,刺软肉嫩,味道鲜美,吃法较多。由于它生活在洁净的抚仙湖中,仅吃水中的微生物,肚肠都很干净,所以吃抗浪鱼根本用不着剖腹去肠。多年来,当地群众创造出多种吃法,且每种吃法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晒成干鱼煎吃。将刚捕捞上来的鲜鱼拌上适量食盐,腌上一二日,然后把腌鱼散放于竹篾做成的簸箕或篱笆上,放于阳光下或通风透光处晾晒,这种晒干的鱼保存一两年不会变质,便于运输、买卖。吃时用油煎熟或文火烤熟即可,吃起来香脆可口,做法简便,让你食欲大开。
  煮成咸鱼蒸吃。在锅里放入适量水、食盐和各种佐料,然后放入新鲜抗浪鱼,用文火慢慢煮,直到把水慢慢煮干,然后将煮好的鱼放入罐中保存,吃时拿出蒸一下即可。这种做法的抗浪鱼可长期保存,味道独特,既有腌鱼的香辣味,又有活鱼的鲜甜味,且肉质细腻,吃起来格外爽口。
  油炸酥鱼。即将新鲜抗浪鱼放上小粉、鸡蛋,搅拌后将其放入油锅中煎炸,使其外黄内白,吃起来脆软适中,香嫩可口。
  先煎后蒸。即将新鲜抗浪鱼放在油锅煎成两面黄,然后放进佐料蒸熟,吃起来香酥味美。
  最有风味的则是坐在鱼洞旁品尝铜锅鲜鱼了。把盛满“真水”的铜锣锅支上,放入活蹦乱跳的抗浪鱼,然后引柴点火,随着水温渐增,鱼儿“劈里啪啦”乱跳起来,赶紧扣上锅盖。不一会儿,锅内之声消失,阵阵鱼香扑鼻而来,鱼就算熟了。这时,渔家送上一大碗用葱、姜、大蒜、薄荷、芫荽、花椒、火烧辣椒面和盐混合用油炒成的多味调料,放上少许乳白色的鱼汤,搅拌后做成蘸水,你就可以就着锅,品尝美味佳肴了。
  
  7、奇闻的卖法
  
  过去在市场上购买抗浪鱼,会发现渔民的卖法闻所未闻:买卖抗浪鱼,不是称斤论两,而是卖双数!一旦讲好价,双方只管点双数。至于点双数,渔民们自有一番美丽动人的解释。
  抚仙湖清冽净洁的湖水,造就和养成了抗浪鱼真挚纯洁的感情,不论在深水中遨游,还是在浅水中嬉戏,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像一对对水下鸳鸯。人们尊重和珍惜它们这种难舍难分的感情,不忍心将它们分开,故而只卖双数不卖单数。
  最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抗浪鱼产量急剧减少,鱼价扶摇直上,经常出现高价拍卖鱼的奇闻奇事,车水捕鱼的奇观也一度消失了。自今年6月玉溪启动鱼自然生态区建设后,以鱼保护和鱼文化开发为突破口,对千年鱼洞进行了恢复重建。如今,来到禄充笔架山和明星鱼洞,你会惊奇地发现,渔民又摇起了久违的水车,成群的抗浪鱼又回到了岸边,昔日的“车水捕鱼”奇观又重现了。
  抚仙湖抗浪鱼,神奇无比的鱼!只有神秘的抚仙湖,才有神奇的抗浪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