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6月收盘,深成指的熊市大底是否已经出现了?

(2017-07-02 01:57:17)
分类: 长线分析
其实,我在n天之前,就想写这篇文章,但因为话题太过有争议性,一直都没敢发写在6月收盘,深成指的熊市大底是否已经出现了?。现在是6月份收盘日,也恰好是阳历年度的半年收盘,说日线甚至分时小走势的技术分析没啥意思,干脆发出来好了。比较长,如果实在没耐心看,直接看最后一段吧。我是好人……
深成指的熊市大底是否已经出现?

一、长期走势。
首先我们来看,深成指全貌。从1991年开始27年的历史走势,图略,反正股民都应该很清楚,不清楚的看一下证券软件也清楚了。我这里要说的是,对于长周期来说,股市是震荡上升的,和经济发展相关,它的成长是复合增长,而不是固定增长。所以,我们应该用“对数坐标”而不是普通坐标。那么,深成指就如下图:
写在6月收盘,深成指的熊市大底是否已经出现了?
看出什么了吗?如果还没看出来,可以看看下图:
写在6月收盘,深成指的熊市大底是否已经出现了?
这是直接用画图工具的“平行线”套上去的。可以看到,深成指多年走势,是一个很标准的额上升通道。除了1991年低点跌破了通道之外,从未跌破过该通道。而1991年时候股票数量实在太少,其实已经没有比较的价值了。
也就是说,在深成指历史上,凡是跌到通道下轨的,都是熊市大底。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深成指又一次跌到长期通道下轨了,那么这次是不是意味着熊市大底出现呢?如果仅仅只是画线,显然不会令人信服,连我自己都不信……大底怎么能是画根线就出来的呢?但画线发现了这一点,是一个启发,足以让我思考这里存在大底的可能性。
基于以下理由:
深成指的长期通道虽然是画线出来的,但它是有现实依据的。我们可以看到,多年来深成指的复合增长率,也就是通道斜率,刚刚好20年10倍,从1997年一季度的大约924点左右,上升到2017年一季度的9300点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是12.20%。
股市是国家经济的反应,决定股市市值大小的其实是M2(货币总量),这很好理解吧?有多少钱决定了股市能到多少市值。决定股市增长率的,是GDP增速,因为GDP增速理论上=国内所有行业增长率,上市公司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和全国增长率有直接相关性,近似一致。
1997年我国名义GDP是78973亿元,2016年是744127亿元,19年9.42倍,2017年应该会超过80万亿元,20年10倍多一点,年均增长速率是12.53%。可见深成指的增长率确实近似等于名义GDP增长率,误差极小,20年累计复利增长后,误差也只有百分之几。
1997年我国M2是9.09953万亿元。2016年末是155.01万亿元,19年来17.035倍,到2017年应该会超过170万亿元,年均增长速率是16.09%。
M2比GDP增速快,是因为国家货币超发严重……而2015年牛市高点并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到上轨而是半路就下来了,是因为股市扩容太快,以及全流通后,流通市值增长了很多,超过M2增长速度,所以无法让股市涨到以前那种高度。我们说,GDP决定股市涨速,钱决定股市容量,是没错的。
基于这个理由,可以认为,在K线上画出来的通道,其背后是有逻辑依据的,并不只是划线而已。

反方理由:我国的GDP和M2增速都已经出现下滑现象。实际GDP不足7%,名义GDP应该也很难超过10%。因此,股指增长率是否还能使用12%这个值?值得商榷。如果用“新常态”的9-10%增长率画线,那么下轨会比现在更低一些,现在还不能说就是大底。


二、估值。
我们看深成指历史市盈率,市净率,和目前所处的位置。

写在6月收盘,深成指的熊市大底是否已经出现了?

上图代表深成指10年来的PE-TTM(扣非净利润计算出的市盈率)走势,目前是29倍,10年最高点是61.30倍,最低点是10.45倍。平均值是25.59倍。从市盈率来看,现在比几次历史大底还是要高出不少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几个因素:
1、上涨有多疯狂,下跌就有多绝望。08年低市盈率时期,是因为07年的超级大牛市,导致08年熊市暴跌,跌太深了,出现了1664点时期超低的市盈率。
2、市场构成不同。08熊市后,伴随中小板、创业板分别开设,大量中小盘股上市,让市场的市盈率水涨船高。因为小盘股成长性较高,给予比大盘股稍高的市盈率是正常现象。
3、2012-2013年时期,当时整个情况是极度缺钱,是多年来少有的钱荒,也导致了股市的极度低迷。
4、本次牛市的上涨疯狂程度远不如07年,所以下跌力度也应该不如08年,再加上有国家队护盘托底,指数无法像08年跌得那么透,是完全可能的。(但创业板的疯狂程度不亚于07年,所以创业板的跌幅肯定要超过深成指)。
5、从2016年开始到今年,价值投资理念带动了一批绩优股、白马股股价回归合理。熊市时期大家一起跌的历史现象成为过去式。以后股价应该围绕合理的估值中枢波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对指数起了支撑作用。
6、现在的29倍市盈率,严格的说并不算低,但我们要看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马上面临2017年中报了,根据目前预披露的情况看,今年中报业绩还是比较乐观的,有不错的增长。那么我们用2017年的市盈率去计算,应该就没有29倍,可能也就25-26倍左右。25倍,应该是个比较合理的市场平均市盈率。
本小段结论:估值合理,但还不算特别低。

三、技术面。
去年5月份时候我做过一个深成指走势预测,当时也发出来过,还提到过好几次。这是去年5月的图,当时应该有一些人看到过,当时的博文应该还在,能找到:
写在6月收盘,深成指的熊市大底是否已经出现了?
根据波浪理论,我们可以将2015年的股灾1.0和2.0,视为一个abc结构,并且共同组成高一级的A浪,而9-12月那波反弹,构成B浪,从2016年初的熔断股灾3.0开始,走C浪。因为当时股指已经很低,C浪不可能继续进行大幅度下跌(没有股灾4.0),所以会用很复杂的震荡方式,延长时间来消化。
一年前的预测,当然不可能对细节完全精确,但看实际走势,是不是还是非常相似?实际走势,从股灾3.0以后,是不是用了一年的时间横盘震荡反弹?那么,去年12月开始到今年5月的下跌,应该就是走的上图的Cc段,也就是大C浪里的小c下跌。
可是,C不是应该创新低吗?上面的图也创了新低,实际走势没有啊?
别忘记了对数坐标哦……我们将最前面的深成指长期对数坐标图放大:
写在6月收盘,深成指的熊市大底是否已经出现了?
发现什么没?相对于长期趋势的下轨(黄线),目前更加靠近,是创了“新低”的!因为我们说,经济在增长,整个股市的估值底部其实是在不断抬高的,因此长期走势正确的分析方式,一定要用斜线,而不能用水平线!(在分析中短期走势时候,可以用水平线代替,因为短期内误差比较小,而且水平线比较方便,并不代表水平线本身比斜线更正确)。
我们再用波浪分析:
写在6月收盘,深成指的熊市大底是否已经出现了?

可见,从形态上,是有可能已经完成了abc+B+abc,整合成大型ABC组合。深成指在5月11日的9566点,(或5月24日的9609点,或6月2日的9637点,这三个低点差不多,都基本上贴近下轨),虽然绝对点位来说,最低是2016年1月27日的8986点,次低是今年1月16日的9482点。但是从长期趋势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深成指最低点是今年5月份的9566点!它要比前面几次都要更低。
类似的道理,上证指数2008年的1664点,和后来的1849点哪个更低?在长期通道上,是1849更低!1849才是上一轮大型牛熊的真正熊市底。

四、大小指数的不同、业绩带来的差异。
1、上证50以及绩优。有一批绩优股的大底早在2015年8月份,股灾2.0时候就出现了。比如我经常提到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等,都是在2年前一步到位见大底,这两年它们都在走牛市。另一批绩优股的大底,则是在2016年1月熔断时候出现,比如海康威视等一大批。我们用上证50指数作为参考的话,也可以发现,2015年8月和2016年1月,是双底形态,而2016年开始,就已经在走慢牛。
2、创业板代表着2015年最疯狂的泡沫。除一小部分确实绩优的创业板个股外,整体上它们至今还在熊市过程中,尚未见到大底,必须注意。
3、那么,作为相对来说能代表”市场平均情况“的深成指,它当初的上涨超过代表大盘的上证50,而小于代表泡沫小盘的创业板指数,现在下跌到底部时间晚于上证50,早于创业板指数,也是符合逻辑的。

五、外资。
MSCI说要把A纳入说了很久了,都是只说不做,然而这次却真的纳入了。这至少说明,外资认为,目前的A股已经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因为,纳入指数后,有些跟踪指数的基金是必须建仓相关成分股的。

六、其它。
即便综合以上分析,目前依然无法确定,深成指的熊市大底已经出现。我并不希望给看到这篇东西的人产生误导。千万不要因为看到这个就绝对认定目前是大底了,就去满仓。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开始考虑,深成指出现长期底部的可能性了。
1、退一步说,即便不是大底,这里也不算很贵的位置了,悲观的心态绝对应该改变过来。这个位置,至少不会发生什么系统性风险了,不会还有什么股灾。我们应该适当的积极一些操作。
2、在选股上坚持”绩优“、”低估值“原则,并且不要集中持仓一个股(避免意外),也不要盲目追高那些涨上天的股,这样今年下半年即便依然是熊市,走震荡磨底,绩优股也应该可以有一定收益。因为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在熊市后期的震荡过程中,绩优、低估值的个股,是可以走出自己独立的行情的,它们的牛市会提前到来。而如果万一深成指真是出现大底了,我们也不至于踏空。
3、A股已经分化,创业板指数大底尚未出现,经过这一轮反弹后,依然可能独自继续走熊市。这也不要奇怪,美股2000年后道琼斯走长牛,而纳斯达克却走了熊市。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回避估值太高的,泡沫没完全挤干净的个股。不只是创业板,主板有些个股也一样。
4、即便真出现大底,后面的深成指,以及主板,也包括上证50指数,也不太可能直接进入大牛市,更不可能进入类似2015年的疯牛。因为个股的分化,指数只能是慢慢震荡爬升。慢牛虽然缓慢,但是却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

千万不要以为,A股历史上都是炒作为主,谈价值没用。童鞋们,时代已经变了,炒面也要按基本法做啊(炒作也要按基本面来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