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侯宝林先生的故居究竟在哪里?

(2015-07-30 09:24:36)
标签:

文——803

分类: 文稿

侯宝林先生的故居究竟在哪里?

     不佞《京城近现代名人故居一览》发表后,许多朋友垂询,侯宝林先生生前曾动情地说:“我可以说是西城区厂桥管界的老住户了……”。为什么侯宝林先生的故居在东城区东四头条19号挂牌?侯宝林先生的故居为什么有好几处?侯宝林先生生前都在哪儿住过?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住在一个地方,其一生可能要搬若干次家。一般来说称之为故居的有四种情况:一、出生地,或婴幼及青少年时期成长地;二、居住时间比较长(相对稳定)的住处;三、个人事业、成果,或业绩之发祥地;四、晚年时期寓所。    

    东四头条19号是侯宝林先生晚年直至辞世前(1987年到1993年)居住过的地方。全国解放后,侯宝林先生曾经先后在广播事业局宿舍、什刹海等多个地方居住过,但都是租住的房屋,只有北京市东四头条19号这处住房是侯宝林先生生前用个人多年积蓄买下来的私产。侯宝林先生在这条胡同里度过了他最后6年的时光,他把这里当作“书斋”,并且创作了许多经典相声作品。

    侯宝林先生的童年是辛酸的。因家境贫寒,因生活拮据,自其少儿时期起屡次搬家,所以侯家的住处有若干处,其每次搬家的原因就一个字——“穷”。据侯宝林先生自己回忆,他大概是三、四岁的时候由人(后来的二舅,即养父之妻兄)带着坐火车来到了北京一侯姓满族人家。老人家一生始终也不知道自已的生身父母是谁,哪里人氏。按侯宝林先生朦胧的记忆,在火车上吃完了二舅买的半斤栗子,又瞇了一小觉儿就到北京了。如果按坐火车的时间长短来算可能是天津上的车。所以侯先生自以为自己是天津人。侯宝林先生的父亲(养父)是位厨师,并兼做杂役,一到侯家先是住在地安门内织染局胡同的一间小平房里。因为父亲经常失业,一家人的生活始终是饥寒交迫,经常是靠二舅的一些周济勉强维持生活,有时二舅接济不上,全家人就饿肚子。因为生活窘迫所致经常搬家,先是由织染局搬到了龙头井路东(现在的门牌是32号)的一间小东屋里,后又搬到羊角灯胡同的两间小东屋(这是到侯家后唯一的一次住两间房)。因无力支付房租由羊角灯胡同搬到了东煤厂胡同的一间小南屋里。因为交不起房钱,不得已全家借居到姥姥家住的张皇亲胡同(现尚勤胡同),与姥姥、大舅、大舅妈挤住在一起。因姥姥家也拖欠房租,又随姥姥家搬到藕芽胡同2号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里。因为实在不好意思挤在姥姥家,侯家搬到了扁担胡同。还是因为没房钱,侯宝林随母亲只好又搬回到姥姥家,与姥姥、大舅、大舅妈挤在藕芽胡同2号那间8平方米的小房里。因为实在太挤,侯家租住到了西福寿里(当时叫中官房)19号的一间房中,因为生活困难交不起房租曾换到了23号院内同为银姓房东家的另一间小房中。嗣后,侯宝林先生自少年时期便开始了他居无定所的叫卖、乞讨、学艺、卖艺流浪生活,其大部分时间是在南城的天桥与北城的鼓楼和西单等地。当年与侯宝林先生等一块儿结伴“扒拍子”(露宿于临街住户街门外门道中过夜)的西单摔跤场跤手赵文仲先生(艺名:赵四,相声演员赵振铎之父)生前曾对不佞讲述过他们衣食无着,无处栖身,四处游荡,露宿街头的艰难困苦之生活情景。侯宝林先生在天津成名回到北京,曾一度寄居在西单皮裤胡同常连安家寓所内。全国解放后,侯宝林先生也曾住过广播事业局宿舍,后搬回到了什刹海附近的龙头井与三座桥之间的南钱串胡同居住。1987年,侯宝林先生个人出资购买了位于东四头条19号的一处私宅,直至侯先生1993年病逝都在此居住。但是老人家在此处居住时间很短,并且其间还有一段时间在医院养病,所以有人认为此处挂“侯宝林故居”的牌匾有些牵强。2007年11月27日,侯宝林先生生前挚交好友,曲艺界人士,以及侯先生晚辈后人等在东四头条19号小院门前举行了“侯宝林故居”的挂牌仪式(匾额由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题写),新闻媒体也做了相应的报道。不佞以为,将东四头条19号小院认定为侯先生故居,无论如何总是有个相对固定的居所定了下来,也是对老人家的一种缅怀和纪念。

    以上是不佞收集和了解到的侯宝林大师生前在北京城内居住过的地方大致情况。不难看出侯宝林大师少儿时期其家庭住址虽几经变迁,乃至新中国成立后都曾长期居住在西城区厂桥管界内的什刹海附近地区。不知您是否对侯大师在北京的居住情况形成了一个大概印象。如有问题,欢迎交流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