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山国都城小考

标签:
文—杂—203 |
分类: 文稿 |
定州城内早年相传原中山“靖王坟”之地宫入口
1、读史方舆纪要北直隶保定府完县志云北平废城今县城东20里。高祖封功臣张苍侯邑,顺水经其地,光武击尤米,大枪诸贼于元氏,战与顺水北即此地。根据此记载与今完县县城东20里,顺水东北满城县尹固村正合。
2、尹固村南三里有名东堤北、西堤北、中堤北三村,说明顺水在堤北村南,堤北村在顺水河大堤北而得名。证明尹固在顺水北不远。
3、堤北村南邻107国道与京广铁路,107 国道自古至今为南北交通要道。通过方顺桥向西到达望都县,向北到满城县。堤北村东15里有东亭乡村。这说明尹固村位置在由定州通往涿州交通要到上,与北平城政治军事中心正合。
4、通过谷歌卫星照片,尹固旧村东西长600米,南北长约600米,这与汉郡城建制合。汉县城一般为方形长宽300米,郡城600米。
1、读史方舆纪要安险城在定州东30里,武帝封中山靖王刘应侯邑。即今定州东30里固城村。
2、定州县志记载城东30里故城村即固城村。左(即南面)有东西两堤阳村,与在方舆纪要唐河之曲合。(疑为沙河之曲)。
3、固城东6里有东亭乡。固城在定州向东通往河间交通要道上。
4、今固城村为东西长600米,南北长约600米,与汉郡国城建制合。
综合以上几点现在的固城村正是汉安险城。
三、北平城与安险城的连系
1、都是西汉汉郡国都城。一为张苍侯邑,一为刘应侯邑。
2、地理位置一再顺水北,一再唐河或沙河北。都在重要的交通线上。军事位置重要。
3、
4、一为北平郡治所。一为中山国刘胜子刘应侯邑治所。
综合以上几点我疑为。安险城仿北平城而建。
四、汉中山国都城迁徙
1、一般都认为在今定州市,即卢奴县。我认为刘胜初建中山国都邑不在定州而在北平城。其主要证据是刘胜墓在满城的发现。刘胜墓在满城陵山。陵山正南约30里即为尹固村,也就是北平城。刘胜的陵墓是仿他的爷爷汉文帝的霸陵。都是因山为陵。行昭穆制度。因山为陵在汉代比较少见。霸陵据汉都城40里左右。也就是离都城不远。北平城也据中山靖王陵30里。北平城作为中山国都比定州更合适。也就是刘胜死后不太可能葬在离自己生活太远的地方。卢奴作为一国都城名子也不太雅,不合汉文化。
2、在定州也发现中山王刘修等刘胜后代汉墓。为西汉晚期到东汉的汉墓。也就是说中山国都最初在北平城后迁于定州。刘修为第七代中山王。前几代王可能与刘胜一起葬在满城陵山。在满城陵山刘胜夫妇下南山坡还有18坐陪葬墓。
3、刘修墓在今定州市政府北100米。这种墓葬离都城有太近。也是不很合理。反而离安险城也就是今固城村较合理。
4、安险城与北平城如此相似。附近还有韩村,尹固与堤北,东亭,与顺水。固城与堤阳与唐河的相对位置村名等十分一致。附近还有韩村,段旺村,段村,东旺村等。这些都反映安险城模仿北平城。跟准确的说后来的安险城是从北平城迁来而改建。这个王可能是刘修。而定州中山国都是东汉刘秀复封的中山王的都城。最早记载中山国地理的是汉书地理志。后汉书编写是东汉初年的班固。其把中山国都写成定州也不奇怪。且在汉书中中山国卢奴紧跟着是北平。也就是二者并列。一是现在都城一是过去都城。
五、结论
汉中山国都城初在北平城,后随武帝分封分裂各个诸侯国。中山国渐小。国都也随之迁移到定州安险最后到达今天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