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胡同——北京城一条具有六百年历史的胡同

标签:
文—杂—143 |
分类: 文稿 |
苏州胡同——北京城一条具有六百年历史的胡同
后来,姚广孝受命规划北京城和明皇宫的建设。北京城和皇宫的总的蓝图就是潭柘寺,潭柘寺有九门九关,北京城也就有了九个城门,北京城的一些地名如紫竹院、龙潭、白石桥、牌楼等都与潭柘寺的建筑同名,大明皇宫则更是潭柘寺的扩大型的翻版。所以至今民间流传着“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俗语。姚广孝规划建设北京城和明皇宫时,自然想到了家乡苏州的工匠,他知道吴县香山(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建筑工匠天下闻名,于是蒯福(天安门建造者蒯祥的父亲)便被姚广孝举荐到京城造宫殿,后来蒯祥也到了北京参与明皇宫的建造。姚广孝家乡——陆墓(现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大砖(后来因铺了金銮殿而称为金砖)也源源不断地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京城。那时候,在北京城里聚集着大批苏州的工匠、苏州的船民,连带着一些苏州的买卖人。搞大项目的工程建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些苏州籍的工匠、船工、商贩们就在离皇宫不远的地方驻扎了下来,并逐渐形成了一条街市。于是就有了世代传承流存今日的“苏州胡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