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女儿国
文/摄
瑶池花雨
01

丽江至泸沽湖约7个多小时的车程,差不多整段路程都是绕山而行,线过这条“九曲十八弯”,再翻过五个山头,方到达泸沽湖……
02

03

(一)湖上风光
泸沽湖最美的是这里的湖水。湖水的颜色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无穷,云多时,水色深蓝;云少时,水色蔚蓝。书上说,它是天堂滴下的雨露。它的蓝,总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梦幻般的感觉。加上四周青山逶迤,云雾缭绕,村舍隐现,独木小舟贴着水波荡漾,更有一种飘渺若仙境的感觉。
04

05

06

07

08

09

此前我在《云南人物速写》一文中前提及过,抓拍这位“帅哥”时,曾闹了个笑话。现在向大家交待一下:当时我坐在“猪槽船”上到处抓拍,发现远处有位撑船的女子,一缕长发迎风飘逸,甚是迷人。于是,我欲以长焦把此情此景抓拍下来。然而,当我的镜头拉近至“女子”的脸颊上时,我才发现原来是位“帅哥”,而此时,他也发现我偷拍他,居然对着我使劲的吹口哨,让我尴尬不已
:((
10

11

12

13

(二)摩梭人家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支系,世代居住在泸沽湖畔,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母系社会的大家庭制和“阿夏走婚”习俗。有着“崇母尊女”的文化传统。
14

“阿夏”在摩梭语里是“亲密的伴侣”的意思,阿夏走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的异居婚。男女一生可以结交多个“阿夏”,但不能同时有两个“阿夏”。但男女双方终身各自居住在母家,因感情的发展,男子夜晚到女子的“花楼”留宿,白天继续回自己家中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生育的子女归女方养育。这种婚姻不需要什么手续和仪式,男女阿夏之间也不建立共同的经济生活。如果感情破裂,则自然终结关系。孩子从小接受母亲和舅舅的管教,成年后要行“成丁礼”。
15

16

有人曾这样理解“摩梭人”——晚上偷偷的“摸”(与“摩”同音)进“花楼”,早上又悄悄的“缩”(与“梭”同音)出来。然而,摩梭人并不喜欢人们这样误解,毕竟,这种在人们眼里看似没有制约,不受法律、宗教、家族、地位和经济的约束的走婚习俗,都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的,并不是随便找个人都可以摸摸缩缩,呵呵……
17

18

19

这种婚姻方式使摩梭家庭没有女儿出嫁,也没有男子娶亲,一代代都是母系大家庭。这样的家庭没有翁婿、婆媳、妯娌、姑嫂,家庭关系较为单纯;母系大家庭一般不分家,没有家庭经济纠纷,社会上也没有孤寡老人和流浪儿;家庭内部舅掌礼母掌财,舅舅和母亲是家里的权威和顶梁柱,如果一家有几个老姐妹,就会选特别能干和有威信的为“达布”,由她行使母亲的权力。男人们不抚养自己的子女,却需以“舅舅”的身份抚养和教育姐妹的孩子;每个摩梭人都是在大家庭里和母亲、兄弟姐妹们相伴终老,所以摩梭人特别重感情……
20

21 摩梭小子——大狼

22

(三)篝火晚会
23

24

25

26

27

28

29

(四)湖畔晨韵
如果,前一晚你没有去走婚(嘿嘿……),并且,你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早早起床,来到湖畔,你一定会收获这一幕幕浪漫而美妙的画面……
30

31

32

33

34

35

(五)泸沽湖情歌
如果你到了泸沽湖,你可以不“走婚”,可以不参加篝火晚会,甚至可以不去欣赏这里的湖光秀色。但是,你却必须学会唱这首歌……
(点击收听)
《泸沽湖情歌》
小阿妹,小阿妹
小阿哥,小阿哥
隔山隔水来相会
有缘千里来相会
素不相识初见面
河水湖水都是水
只怕白鹤笑猪黑
冷水烧茶慢慢热
阿妹,阿妹
阿哥,阿哥
玛达咪,玛达咪
玛达咪,玛达咪
玛达咪
玛达咪
情妹妹,情妹妹
情哥哥,情哥哥
满山金橘你最美
人心更比金子贵
你像明月当空照
只要情义深如海
我是星星紧相随
黄鸭就会成双对
阿妹,阿妹
阿哥,阿哥
玛达咪,玛达咪
玛达咪,玛达咪
玛达咪
玛达咪 玛达咪……
◆P.S:衷心感谢此次同行的“山山”和“甜甜”整理歌词,辛苦啦!^^
衷心感谢锐博客管理团队和新浪博客管理团队的推荐,以及各位朋友的关注和鼓励,以使本文有幸荣登锐博客首页和新浪博客首页。
01 新浪首页截图

02 锐博首页截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