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章,文学,文化
(2012-11-15 21:17:59)
标签:
国培上海师范大学上课第七天杂谈 |
文言,文章,文学,文化
童志斌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文言文教学设计的要领》。
童老师很年轻。一看他的履历,哈,只比我大一岁。
童志斌,副教授。2010年起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方向)博士学位。童老师认为:人的生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厚实丰盈起来;文言文教学是古代文化的领略与传承;语文阅读与阅读教学应该回归文本的“语辞世界”。
童老师首先引用王荣生教授的话开始他的讲课:“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问题,且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问题,往往根源于教师的文本解读。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偏差。正是这样的问题和偏差,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失误甚至错误”。
如何从确定教学内容?还是用王教授的话:
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童老师首先从文言文最显著的表现形式“文言”开始分析,指出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文章”是指其功能,“文学”是指其表现形式。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领是要遵循四大处理原则:1.放过; 2.分离;3.突出; 4.深入。
其次,文言文教学应着力于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童老师说:文言文阅读的要点,是集中体现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所言志,所载道”。文言文阅读教学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地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而这些,要落实到理解和感受“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文言。
跟着前辈“细读”,所举示例即使金圣叹批《水浒》。童老师在课堂上,让大家赏析多次金圣叹的点评。
童老师告诫:警惕注释与翻译的对阅读的干扰
而“虚词”传神,帮我们打开文言文解读的另一个通道。
童老师的课件,是内容最多的。
童老师的音量,相比所有老师,他声音最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