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

标签:
袁枚陶潜子不语《品花宝鉴》《随园食单》文化 |
分类: 【博览】之【咬文嚼字】 |
有时候袁枚会转引别人的故事,比如纪晓岚《阅微》他就用了好几则,不过也注明了出处。
在版权意识并不明显的那个时代,能做到他这样就算很先进了。
这大概也表明他和纪昀的关系并不紧张,当时他俩才名卓著,并称“南袁北纪”。
我很喜欢他在续书里讲浮提国那一节:
浮提国人能凭虚而行,心之所到,顷刻万里。前朝江西巡按某曾渡海见其人,相貌端丽,所到处便能学其言语,入人闺闼,门户不能禁隔,惟从无淫乱窃取之事。
虽然没有写到浮提国人性情,却令人不十分恰当地联想起顽皮可爱的彼得潘,后者的原著和电影也都是非常有趣的。
浮提国人的故事,真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袁枚实际上写到了好几个奇妙的国家,有的是《山海经》或《淮南子》中记载过的,有的号称引自唐书,有的只怕是杜撰。
《帝流浆》那一节也很值得回味。
他的各种作品都很出色,诗文均算当时翘楚,很能见出作者才气。《黄生借书说》、《祭妹文》语文课本似乎选过。
《随园诗话》议论风生,是诗话类作品中很可读的。
有段时间我对煮饭烧菜比较发烧,很琢磨了一阵他的《随园食单》。不知道有一点名气的随园酒家是否这么来的。
这个人生长钱塘,晚居金陵,据说是比较的风流好色。
他对南风不是一般的酷爱,和另一名断袖专家板桥郑燮一见如故;当时他48岁,后者71。
这俩人热烈讨论男色以至莫逆于心的轶事,令人想起段誉和虚竹在缥缈峰灵鹫宫的一场八竿子打不着的相互倾诉。
袁枚到老了还收些少年美貌才子,据说曾有一名叫刘霞裳的心肝宝贝。
总之,他对后辈新人的爱护方式非常令人难忘。
《子不语》中也有一些BL故事,比较著名的就是悲哀的《双花庙》。
如果读陈森小说《品花宝鉴》,考虑到年代、地理、才学、声望等因素,很自然地就会怀疑:
这本矫揉造作的、中国最早的同志题材长篇小说中,对男主梅子玉的精神恋人琴官(杜琴言,后被名士屈道生收归膝下,改名屈勤先)垂涎三尺的所谓候石翁,多半就是对现实的某种暗讽,指向风流翰林袁子才先生。
人们似乎有理由认为,陶彭泽《时运》中“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联,就是提前1500年左右为他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