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就算你感到寒心,你能代表“天下所有的父母”?
我们不知道谭君子小姐的“刚强”来自哪里,更不知道她在这样一个场合为什么要选择“坚强”。公众可能无权问责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情感,但我们有权质疑一个人
的良心!质疑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死为什么要无动于衷!在一个刚刚逝去父亲的女儿的脸上我们没能见到泪水,甚至看不到一点悲伤,她脸上被周围的悲怆气氛挤压出
的莫名表情是那样的滑稽。
【驳】:
1.你就是你,别扯到“我们”行吗?
2.你不知道她的刚强来自哪里,如果为此纠结,难道不会问?没有人能知道所有的事,你既不知道,就开始主观臆断地评论,实在太没素质、太不负责任了!
3.你哪里来的权利质问别人的良心?别搞笑了,这种欠扁的文革语言和文革思维趁早收起来吧!道德法官不是这么当的,而且没有人有资格充当评判他人道德的法官。不否认有很多脑残患者和你的思维乃至行为方式一致,但这样确实是错误的。
4.“无动于衷”说的是内心情感,你有什么本事根据人的外在的克制表现来认定她内心一定是“无动于衷”?你会透视?
5.脸上没有泪水、看不到悲伤就表示“无动于衷”吗?那你去看看这几天网络新闻中多少照片中,那些明白说过他们很悲伤的人,脸上神情却貌似平静;以及有多少失去亲人内心悲伤的人,都勉励压抑着哀痛、专注地继续工作和救援?按照你的说法,这些是否也“无动于衷”和“冷漠”?
谭君子小姐,中国人想告诉你:你有幸拥有一位英雄的父亲;但你的父亲非常不幸养育了你这样一个无情无义的女儿。
【驳】:
1.还是那句话,不要随便拉虎皮扯大旗,你代表不了“中国人”,动不动就扛上这个集体性的词汇是可笑、可悲和可耻的。
2.你有什么资格来侮辱别人?
3.我对你的评价——你前面的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后面直接蹦到这么个侮辱性的结论上来,既显得教育素质低下,同时又显得人品低下。这是确定无疑的。你这种思维方式和言辞充分反映了你的内心,但是我得出这个结论并不像你这样信口开河,我的论据很清楚:a,你不能理解的事你就认为是错的(为什么一定不是你自己的见识有限和容纳力有限?);b,你自己的感受或观点你非要拉扯到一个群体上去,这是伪证;c,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要对自己并不能确认的事情进行判断;d,在这个错误判断的基础上,你开始认为你有了侮辱别人的权利,并且把这种侮辱表达出来了,而且是极尽侮辱之能事,为人之刻毒可见一斑。
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谭千秋这样一位英雄教师的名字,因为他模范地履行了他的社会责任;中国人民也会永远记住你谭君子小姐,因为在中华民族不肖子孙的耻辱簿上将增添上你谭君子的名字!
【总结】:
1.从见识上看,你和你的同类见识不广,以为失去亲人之后必须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都要流泪或者显得悲伤,才是真的悲伤;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在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显示自己脆弱一面,这是错误吗?你从哪里知道她没有在背后、在私下悲伤?她需要告诉所有人吗?一个人即使面临最大的哀痛,也要强自镇静来维持尊严,这很难理解吗?
2.从思维上看,如果别人的反应和你的不一样,你就会认为是错的;你错误地认为你具备看破别人内心的能力;你还喜欢动不动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拉扯到所有人身上去,什么“中国人”、“天下所有父母”之类。
3.从权利上看,你自以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为有资格去质问别人的良心;
4.从素质上看,你不懂什么叫逻辑推理和有理有据地进行判断和下结论,确实教育素质非常低下;
5.从人品上看,在你自以为正确的时候,你就开始展开攻击,甚至是不遗余力、势如疯虎地进行侮辱。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的看法是对的,你也不该来这样辱骂别人,无论她是刚失去亲人还是没有失去,谁给你这样的权利进行人身攻击?何况,你的看法完全是无中生有!你这种自以为很有道德感的人,言行如此疯狂和刻薄,恰恰在竭尽全力地展示自己最不道德和最丑恶的一面——看清楚了,就算我对你这么厌恶和不齿,也只是在评论你的言行,而不是彻底否定你这个人的全部。
6.中国人民也许会永远记住谭君子,也许不会,这都是她个人的事。但是如果耻辱簿存在,一定不会因为她最近勇敢而克制的表现来记载她;当然也不会记载你,虽然你如此疯狂地攻击一位女孩来博出位,因为你的表现必然连耻辱簿都会觉得无法承受!
【鉴于这种喜欢无中生有地攻击人的脑残太多
本文欢迎转贴
若能起到某种作用则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