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文学分类(2)

(2016-06-22 08:33:17)
标签:

儿童文学

分类

在看完作品的“长相”之后,我们再了解其“内涵”。我们在看人一个陌生人的时候,通常是先分清男女,再注意其高矮胖瘦等其它特征的。所以,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分类,应该先从明显属性开始,然后再细分。这样的分类方式要求我们以作者的作品为核心,我们只是对其作品进行类别属性描述。如上文所讲的,这是描述性质的分类方式。这样分类的好处是可以按照不同的属性来分类作品,而又能避免混乱。

比如说,我们看金国义的一首:

小熊猫,太挑食
(作者:金国义)
小熊猫,太挑食,这不吃来那不吃。
光吃竹子啥营养?妈妈看着真着急!

我们一看就知道是短文,是儿童歌谣类的,不是小说、童话、散文等。再一分析,算是韵文,是适合幼儿和低龄儿童阅读的作品。简单谈该作品的这么几个属性。那么该作品就可以被分类到低幼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可以被当作童诗童谣来分类,也可以列入韵文分类中。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属性,比如说,金国义、戚万恺会把它叫做“珍珠儿歌”。

这样一来,好像也挺乱的,这么多分类属性,到底怎么分啊?或许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把作品的基本体貌特征,就是体裁,作为其主要属性,这样就不会乱了。对于新出现的,不能分类到现在体裁属性中的作品,我们新增加体裁属性名称。比如说,现在的文学五分法(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剧)中有了小说剧,将来或许有长篇诗歌剧。如果,不增加体裁属性,仍然可以很好的分类的,我们不会去增加体裁属性。对于儿童文学的分类来说,也是一样的。

儿童文学本身就是按照年龄段来分类的。我们知道,有些作品是适合多年龄段人阅读的,这些作品如果也适合儿童阅读,我们也把这些作品当作儿童文学作品。这还是分类属性描述问题。所以,对于一个作品,我们用分类属性去做标签,然后按照需要来选取,这是比较科学的做法。这就是为什么李白的《静夜思》能被分到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原因。

那么儿童文学的主要属性有哪些呢?学现在文学界共同认可的儿童文学的体裁属性有:儿歌、儿童歌曲(含词曲两要素)、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音作品、儿童科学文艺等。其中儿歌、儿童诗是否一类还存在争议,但大家多把儿歌和儿童分成了两类。儿歌与儿童歌曲是有区别的,这一点是很清楚的。"儿歌"一词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指的是童谣,而现在意义的儿童歌曲是以歌曲为主要特征的。存在的问题是普通百姓把儿童歌曲也叫做儿歌,这样就使得“儿歌”具有了上下两级的属性或者说导致类别名称混乱。另外,儿童故事、寓言、童话、儿童小说,包括适合孩子们读的神话故事,也有重叠的分类属性。所以,这些体裁属性应当做适当的调整。

本文作者建议的儿童文学主要分类属性有:童诗、童谣、儿童歌曲、儿童故事(含上文体裁分类所提的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含儿童相声、儿童小品、儿童剧等,包括上文体裁分类的儿童戏剧)、儿童影音(专业儿童音频、视频文学作品,不含其他类辅助音频)。根据儿童成长的教育需要,应该增加的新体裁类别有:儿童社科(专指普及社科知识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儿童国学启蒙)、儿童科普、儿童生活常识(各类相关儿童生活及与人相处的指导类文学作品,含体质锻炼指导)、儿童品德修养、儿童劳动技能、儿童学科学习指导、儿童技能拓展(音乐、美术、棋类、书法、武术、舞蹈、写作、演讲、社交等技能拓展类文学作品)。这些新增类别,是指没有办法纳入其前面所列类别的一些具有文学性质的作品,包括可纳入这些新增类别的文字、声音、图画、视频类文学作品。这里边的音频、视频属性,有重复现象,解决方法是先侧重教育功能类别,同时列入音频视频资料分类范围,或者直接作为其它分类属性来处理。侧重教育属性来分类,是符合这个年龄段文学作品要求的。这样能为具有教育属性的资料提供更多的检索路径。陈列方式,可直接放入音频、视频类。按照图书馆现行对带音像的图书、作品的处理方式处理。这样也能很好的保护儿童音像资料。

其它分类属性,只要符合,就可以加在后边。让其他分类属性能更好的描述要分类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说,载体属性:文本、绘本、图画、音频、视频等。年龄属性:0-5 岁(学前);5-8 岁(小学低年级);8-11 岁(小学高年级);11-13 岁(初中);13-15 岁(青春期)。韵文与非韵文。细分题裁属性也可以很方便的附加在作品的分类描述中。

总之,我们以体裁为主要分类属性,其它分类属性附加,让一个作品的分类多属性共存。我们采取描写性质的分类方式,对于新产生的分类属性,可以在体裁层级(只能增加体裁属性的情况下)或者其他分类属性上添加新的分类。利用这样的分类方式,在把文学作品进行数据化处理时,可以把主要分类属性和其他各分类属性数字化(也可以直接文字描述)。这样能方便作品的查阅及研究;在分类选取时,不会出现分类打架的现象。而且,这样分类,有利于引导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向,使得儿童文学作品能把教育引导孩子们成长的任务放在首位。而且,可以期待很多新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现。

这样的分类,只是初步设想,还需要完善,或许要改变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主要分类。因为这样做,主分类属性显得很重要。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批评和建议,抛砖引玉。

2016.6.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