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藏书楼

标签:
杂谈 |
分类: 图书馆印象 |
文 澜 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是我国唯一保持着书、阁共存的清代皇家敕建《四库全书》的著名的藏书楼,为中国历史悠久的藏书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见证,是西湖景观拥有丰厚文化的物证之一。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是清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七大官府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仅存的一阁。其存《四库全书》编纂于18世纪,是现存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内容全面,体例严谨,卷帙浩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澜阁位于西湖北部孤山的南坡,建于清行宫藏经堂的后部。现存文澜阁及其建筑院落为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座北朝南,为小型园林式院落。院落分南、北两进,总面积约2899平方米。文澜阁位于院落北端,阁前为水池、阁东有御碑亭,阁西为游廊。文澜阁建筑外观为硬山两坡顶的两层木构楼阁,为典型的江南楼阁建筑风格,总面积852平方米。
天 一 阁
天一起明州,沧桑四百年。位于宁波月湖之滨的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此阁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三大家族藏书楼之一,现藏有古籍三十余万卷,其中善本八万余卷。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天一阁为主体、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2.6万平方米,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和国家AAAA级人文旅游胜地。馆内碧水叠石,宛若天成;修竹樟木,随风得意;亭台楼阁,古朴宏敞;书香园雅,相得益彰。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喜爱来此观光休闲,于繁华现代的都市生活之外,体会“万卷诗书来左右,容我佳园一藏身”的乐趣。
嘉 业 堂
嘉业堂的创始人刘承干(1882-1963),曾是晚清秀才,是刘镛的孙子。1920年至1924年建造了这座藏书楼。尔后又不惜重金,陆续增添,自称历时20年,费银30万两,得书60万卷,共16万册。其收藏有两大特点:一是不专重于宋元刊本,更着眼于明清两代:藏书中约有宋(960-1279年)、元(1206-1368年)刊本150多种,明(1368-1644年)刊本200种,清(1616-1911年)刊本5000种,钞校本2000种,其他精本1000多种。二是广收地方志1200余种。其中可称“海内秘籍”的珍本就有62种。刘承干不但以搜集古籍闻名,还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共刻书200余种,版片3万多。刻印了不少被清廷列为禁书的古籍,如《安龙逸史》、《闲渔闲闲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