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龙参天_朱晓冬:学习,感悟,分享……传播智慧是我的使命 http://blog.sina.com.cn/tongxiao126)
一家公司招聘职员,最后要从3个人中选出两个,应聘题目是:假如你们3个人一起去沙漠探险,在返回途中,车子抛锚了,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是你们只能从7样东西中选择4样随身带着,你会选什么?这7样东西分别是:镜子、刀、帐篷、水、火柴、绳子、指南针。而其中帐篷只能住两个人,水也只有两瓶矿泉水。
这是HR非常喜欢出给求职者的一道题。面对恶劣的环境,有限的条件,来考验团队的生存选择。很多人都用直觉或者感觉很快做出判断,可是被问及选择原因,便支吾不清了。也因此在考试中败下阵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短时间分析解决这类生存难题呢?我现在来谈谈思路。
第一步,明确目标。
任何市场营销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这是重中之重。具体到这道题,目标就是:让这三个人活着走出沙漠。看起来,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但是在面试中,这恰恰是决定命运的关键问题。
比如有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帐篷只够两个人睡,水只有一瓶,万一要争起来,女孩子我可以让着点,这男的,要是为了争夺生存机会想害我呢?所以,我把刀拿到手,也就等于把所有主动权控制在了手中。”
我们看,持有这个观点的人抱定的目标是:如何让自己平安逃出沙漠。这个思想决定了他的行为,那就是为保存自己不择手段。现实中,这类人是一定要被HR毙掉的,因为有了他,会毁掉一个团队。
好,明确了目标,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步分析。
第二步,SWOT分析。
这个环节主需要考虑四块内容: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先看都有哪些机会:
1、沙漠探险已经在返回途中了,意味着离逃出沙漠越来越近了。
2、三个人在进入沙漠探险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沙漠生存知识和经验。
3、还有七样东西可以选择使用。
4、也许会遇到动物或者水源,充饥解渴。
5、可以依靠天象辨认方向。
6、可能会有被人发现,从而获救。
7、依靠三个人的团结和顽强的信念,有很大的希望走出沙漠。
再来分析面对的威胁:
1、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7样东西中只能选择其中四样。
3、沙漠中白天晒死人,却只有两瓶水;夜里冻死人,而帐篷只能住两个人。
4、可能会有野兽出没。
5、可能会迷路。
6、可能会遇到沙风暴,把三人吹散。
7、可能没有人发现他们陷入绝境。
8、可能其中会有人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不能团结一致,甚至伤害同伴。
我们思考一下现有物品的优势,也就是分析这七种物品都能派上什么用场:
先思考一下这些物品都有哪些功用:
镜子
|
刀
|
帐篷
|
水
|
火柴
|
绳子
|
指南针
|
①照东西
②反射光
|
①切割
②挖掘
③自卫
|
①保暖御寒
②防止失散
③救助同伴
④抵挡野兽
|
①清洁
②维系生命
|
①点燃
②发光
③吓野兽
|
①捆绑
②牵引
③晾衣服
④固定
⑤包装
|
①辨认方向
|
加粗显示的是我们走出沙漠最可能用到的功能,这里简单说明一下。
◆ 镜子的反射光,是求救用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引人注意。
◆
如果遇到野兽,拿刀可以自卫,杀死野兽还可以切割肉来充饥;刀可以挖掘植物根茎。
◆
帐篷的作用最广,白天遇到沙风暴可以保护三人不会失散;夜晚可以保暖御寒;遇到野兽攻击,帐篷能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如果有人生病走不动,帐篷还可以当做担架救助同伴。
◆ 水资源的量虽然少,但是重要性是最突出的,没有它谁也活不了。
◆ 火柴能短暂燃烧,可以点燃干柴,可以发光求救,可以吓退野兽。
◆ 绳子可以将大家连接在一起,防止遇到风暴使人员失踪。
◆ 指南针唯一的作用就是辨认方向。
现在分析物品的劣势。
◇ 镜子易碎;
◇ 刀可以伤人;
◇ 帐篷不易携带;
◇ 水量太少,沙漠中难找;
◇ 火柴燃烧短暂,发光微弱,功能有限。
◇ 绳子使用机会有限,防止失散的作用可用帐篷代替;
◇ 指南针遇到磁矿会失灵,而且可以通过观察天象代替。
经过这一番分析,大家已经对外界环境和我们的内部情况一清二楚。现在我们来做第三步。
第三步,资源整合。
我们为了实现目标不能不择手段,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更要强调原则。
-
集体协同原则:简而言之就是“不抛弃,不放弃”。
-
充分利用原则:只能选择四样物品,还要给大家创造最多的生存机会,因此每样物品可利用的功能要尽可能多。
-
最小负担原则:沙漠里面对资源匮乏的状况,我们是很无助的,而且路远无轻重,轻装前进是摆脱困境的生存智慧之一。因此,要在遵守以上两个原则的前提下提倡精简,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可选物品的用途和可替代性,然后再筛选最精华的物品。
-
通盘考虑原则:沙漠环境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一个环节考虑不周全就会导致满盘皆输。没考虑到风沙就会迷路;没考虑到昼夜温差大就会被冻死、渴死;没考虑到求救,面对机会就会错失……
这里谈资源整合还要有几个层次。
第一,满足生存需要。
●
水是生命之源,不管多少,也必须带,否则大家都要over,不能实现三人活着出沙漠的目标。
●
沙漠中夜晚非常寒冷,需要帐篷保暖御寒。即便只能容两个人,哪怕轮流站岗换班休息也得要。
有人会选择带火柴,认为火柴可以燃烧,能吓退野兽,能取暖,能烧烤。可是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火柴燃烧非常短暂,而且光线微弱,起不到上述的作用。
第二,满足安全需要。
●
刀,可以抵御野兽自卫,还可以挖植物根茎暂时解渴。沙漠常识,就是发现有植物的痕迹,附近一定有绿洲。
有人会选择绳子,因为绳子可以把大家栓在一起,防止在风暴中失散。可是沙漠常识告诉我们,一旦遇到风暴,那不仅仅是失散的问题,而是被埋的问题。只有帐篷可以抵挡风暴,防止人员失散。
第三,保留希望。
●
镜子的反光可以用来求救。因为在沙漠中,白天日光很足,火柴的微弱火光不容易被发现,即便夜晚,火柴最多也只能燃烧十几秒钟,起不到求救的作用。有人说可以点狼烟或者干柴,靠烟来求救。而我要说明的是,沙漠中没有狼粪,也就没有狼烟;没有干柴,因为沙漠中没有植物更没有水源。即便是有干柴点起狼烟,也是固定的,不能带着赶路,而且烧完就没了。因此,镜子是求救的最佳物品。
有人选指南针,认为辨认方向就靠它了。但是沙漠常识告诉我们,指南针有可能失灵,一遇到磁铁矿,指南针会带着人绕沙漠兜圈子,那就一辈子也出不去了。更何况,我们看天象也能辨认方向,而且没有干扰何影响。
经过我们一步步的分析,最后我们得出结论,选择镜子、刀、帐篷、水,这四样东西,是带三人走出沙漠最有把握的物品。
有人对选刀自卫怀有异议,认为沙漠里就三个人,拿刀等于防的是另两个人,这是不利于团结的思维,应该摒弃。其实,这个问题在第一步分析就已经回答了,我们的目标是三个人活着走出沙漠,这是战略方向,决定着后面所有的思考和行为。因此,我在一开始就强调,认清目标才是我们市场营销的重中之重。
HR用这道题选择人才,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求职者的心态和团队精神,在面对生存坏境和有限资源的重压之下,是否有团队生存的本事。HR看重的,并不是选择了什么,而是选择物品的出发点和思考过程。因为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擅长不同,选择物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的过程。
一个看似简单的考题,其实也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并不仅仅限于题目限定的几种,还有很多的隐含条件我们没有去利用,比如人们倚赖指南针却没想到借助天象判断方向。实现目标,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比如如何在沙漠中寻找水源;如何逃避风暴袭击等等。
现在我们回过头再来感悟这个考题。市场营销属于经济问题之一,它也一定要遵循经济法则和规律。这道题要告诉我们的是,企业的市场营销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经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最终找到出路,实现企业目标。这里就有一个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显然,我们尽可能多的列举物品功能,并对应其适用条件,逐步寻找最优资源配置方案,这一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我们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减少累赘,排除干扰,这才能给企业寻找出路带来最大希望,我们才能直面攸关生存的考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