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邓丽君后期的演唱方式(兼谈翻唱)

(2008-10-05 17:36:03)
标签:

邓丽君

演唱

翻唱

审美疲劳

分类: 音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记

 

看到绝唱--邓丽君论坛有邓迷将01年出版的【忘不了】视为歌唱的最高境界,无法认同,也谈下自己的看法~

以我现在听了更多歌手的演唱后所感到的,我认为邓后期的声音退化很严重,以她当时的年龄应该有更好的表现才对。但是以她的声线来说,最好的状态是84-86,到【我只在乎你】已经开始已经有退化的现象,音色没有以前的美丽,底气也没有以前的充沛。 

而从演唱方式来看,夏日圣诞有迷离性感的一面,应该说是创新。而以她的年龄来看,做出这一创新也顺理成章。但是这一风格只是偶然闪光而已。听浪漫主义的【HONGKONG]一曲可以明显感到其高音的无力和发劈现象。当然,对痴迷的歌迷来说,爱上谁就会连缺点也爱,甚至把缺点看成是优点,我倒是想提醒下25岁以上的人,尽量客观点,毕竟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应该像小孩子那样连事实也不愿接受。 

而邓丽君后期的失落,不仅是政治上,感情上,更有歌唱的功力上。一个喜欢唱歌的人,不能唱出自己最佳的状态是很难受的。 

有人说邓的最佳状态保持时间比较短,这话我以前不认同,现在却很认同。而原因不外乎是邓最擅长的是民歌小调,清新甜美。 

我也觉得邓最后的2个新歌专辑【偿还】和【我只在乎你】更有文化含量,但是与她以前的作品比,显然没有更成功,这是因为以前的小调歌曲太成功了。而80年代港台歌坛最辉煌的黄金十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歌手唱出更贴近人心的歌曲则是第二个原因。 

但是在86年之后,邓的唱功明显是退步啦,这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忘不了绝唱重生】这个由习作而翻录的作品,可以用朴实无华来形容,但是说是歌唱的最高境界,那也太抬举了,因为这种朴实的唱腔一般人都可以唱出来,没什么高深的,只需要有感情和心情,而不需要多少技巧。难道说大家更喜欢邓的这种朴实无华的唱腔而不喜欢她【爱人】那样美到极致的唱腔吗?如果说【爱人】那样的邓丽君是最佳状态,【不了情】又是什么状态?是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状态? 

不必讳言,就是因为邓丽君已经过了巅峰期,没有以前的最佳状态,才要这样唱。你喜欢她什么状态是你的事,但不代表她本人,这个还是应该分清楚才对。 

而能够代表邓丽君歌唱水平的,我认为可以用三个专辑来代表,【小城故事】、【淡淡幽情】和【偿还】。而【绝唱重生】,是她的即兴之作。

 

还可以再做个验证,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歌是邓唱的,听后会怎么想?会认为这是歌唱的最高境界吗?因为这些歌你会疯狂迷上邓吗?

 

可以肯定地说,邓后期作品人气大跌,缺乏宣传只是次要因素,更主要的因素还是个人状态欠佳和歌坛新潮流的涌动。如果你听歌范围仅局限于邓,那么会觉得邓后期的风格和以前不同可以说是创新,这是和她自己比。但是歌坛不是邓一个人的,同时期还有成百的歌手在努力和奋斗,而邓的潜力可以说已经用尽或几乎用尽,歌迷们不必太痴心以为邓是万能,可以抵抗自然界的优胜劣汰! 

 

以【不了情】为例,邓的唱法明显是朴实无华,没有以前的煽情,但却更隽永耐听。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她以前唱法所产生的“审美疲劳”。而这种唱法如果拿84年【爱的箴言】作对比更可以感受到其心态的变化,虽然【不了情】明显是哭过之后才会有的哭腔,和84年【爱的箴言】相比会明显感到邓对歌词的理解是成熟了,演唱更符合词曲原意。但,这样的演唱不是只有邓才会的,听下83年潘越云的版本就知道,潘的演唱更符合原曲,悲伤而不愤懑,毫无火气,心平气和,却又隐藏深情,这种唱法比邓提前了几乎10年,面对这样的作品,你还能感叹邓的唱法超前吗?或者听下蔡琴的【抉择】,这种完美的演绎是邓后期也比不上的,那又怎么能说邓的唱法超前?超什么前?同时期的其他台湾歌手早在10年前已经做到啦。 

也因此,我认为邓的演唱,不是顶点,更不是终点,而只是具体时代背景下的一个高潮。不必因爱邓丽君本人而迷糊了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理智地看,邓丽君作为一个优秀的歌手,也自有其不足,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听歌只局限于邓丽君,那可以把她抬得比天高,可惜那不是事实。 

 

至于说传承,如果认为鼓励后人千百遍的模仿就是文化传承的话,那也把艺术创新看得太简单了。我可以肯定地说,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只会使歌曲变得更俗,如此而已。听别人毫无新意的翻唱,我不如去听邓的原唱。而一再地模仿邓的唱法,很可能让我对邓的原唱也产生“审美疲劳”。不要太看高一首歌曲的魅力,再好听的歌听上十次百次,接下去的结果就是腻味。而因为要“传承”邓而对其他歌手优秀的流行歌曲视而不见拒绝欣赏和吸取精华,更是可悲的狭隘之见,害人害己。
          (云子)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