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屋环游记(UP,迪士尼-皮克斯出品,导演:彼得·道科特,监制:约翰·拉塞特、安德鲁·斯坦顿)
观影时间:2009年8月4日
观影地点:万达国际影城锦华店、太平洋院线新城市电影城
个人评分:9.5(满分10分)
评分参考:《赛车总动员》9分,《料理鼠王》10分,《机器人瓦力》10分(皮克斯内部对比);《冰川时代3》7.5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8分,《星际迷航》8.5分(暑期档大片对比)。
【写在前面】迪士尼-皮克斯耗资1.75亿美元倾力打造,北美上映后至今豪取2.86亿美元票房,成为仅次于《海底总动员》的皮克斯最卖座动画长片,著名影迷打分网站IMDB平均分8.8高居TOP250第25位,metacritic上媒体综评88分今年大规模上映影片第一位,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新鲜度保持97%有望拿下年度金番茄大奖——票房与口碑共赢,温情和梦想齐飞的《飞屋环游记》(UP,以下简称《飞屋》)终于于昨日登陆中国内地影院。
跟最好的朋友讲到,《飞屋》的影评很难写,大家都会写关于梦想和现实的那点事儿,好的切入点很难找。也跟网友讲到,有些电影,如果你写不出一篇好的影评,给不了一句经典的评语,你都不好意思评价它,因为庸俗的泛泛而谈的评价对之简直就是一种亵渎。就像皮克斯去年的《机器人瓦力》(Wall-E),看了N多遍了,却至今也写不出影评来。有些情感,你确实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表达——真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多年前,第一次看《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觉得前者就像一个梦一般,而后者更贴近现实。多年后再重新观看也重新审视这两部影片,才发现,比起阿甘生命不息奔跑不止的传奇经历,安迪的神奇越狱之旅则更像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所以,其实幻想手法的《阿甘正传》更多现实主义色彩;而现实题材的《肖申克的救赎》反而有更多浪漫主义的烙印。于是,梦想和现实,现实和梦想,就这样不停的互相跃迁、演进。很多时候你都分不清何为梦想,何为现实。处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心境不同,心态不一,都会让你对梦想和现实的看法产生变化。
而在《飞屋》中,艾莉让卡尔“划叉发誓”要为她实现的梦想是带她到位于南美大陆失落的世界的“仙境瀑布”去安个家,这个梦想可以称之为艾莉最初的梦想,也是卡尔最初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们并没有放弃努力,而是不停的攒钱。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种种意外让他们不得不一次次砸破存钱罐以供急需。我不愿意将这称之为梦想向现实妥协,更愿意说这是梦想向现实跃迁或者演进。虽然他们追寻梦想的努力一次次被无情打断,艾莉直到去世也没能到“仙境瀑布”去看一看。但就在这被称之为“电影史上最感动人的四分半钟”当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对夫妻挚爱一生的真切情感,体味到何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其实,艾莉最初的梦想已然向现实跃迁。在她那本《我的冒险历程》的笔记本中,有一页写着“我将要进行的冒险”。去世前,艾莉把笔记本给了卡尔。卡尔直到影片最后才翻开这一页看到之后的内容,里面全是他们两人这一生的照片,这些略微泛黄甚至有些颗粒粗糙的、跟整部影片细腻的颜色与画质格格不入的照片,记录着他们的甜蜜、记录着他们的爱恋、记录着他们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他们的相守相依……而卡尔翻看这些照片的情节,则完美的呼应了开场的四分半钟。原来,艾莉的梦想早已实现。虽然照片上望向窗外的艾莉,肯定还没有放下最初的梦想,可是这儿时的疯狂愿望与跟心爱的人相守一生相比,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翻看了这些照片的卡尔,也完全明白了艾莉的心意。所以当飞屋无可挽回的飘走的时候,虽然有不舍,但卡尔也放下了。有时候,放下,是另一种拾起。放下一个梦想,拾起另一个梦想。放下梦想,拾起现实。抑或,放下现实,拾起梦想。梦想向现实跃迁,现实也向梦想演进。
《飞屋》就是这样一部影片,或者说皮克斯的动画片都是这样的影片,总是让你哭着、笑着,快乐着、悲伤着,感动着、思考着……
【写在后面】这仍然不是一篇好的影评,但总算写出来了,而写出来的,却只是心中所思所想的九牛一毛。引用新浪著名影评人毕成功的一段话:“为了能让皮克斯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被引进,请所有支持爱、梦、真、善、美、想象力、创造力、电影、迪士尼和皮克斯的朋友们尽量去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