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选择与中国人合建德钦高铁?
(2014-11-25 21:48:47)
标签:
军事高铁印度中国人墨西哥 |
分类: 风声云起 |
天下人都知道,印度交通资源十分紧张。
与中国不同,印度没办法用强力手段,折腾计划生育的事情。于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人口肯定会超过中国。
人多了,如果不建新的高铁,印度火车就会更极,印度产业发展的血管就会杜塞,不但影响交通效率,也会影响印度人的幸福感。
莫迪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领导人,在美国公然传播“印度梦”,自然不会忽略在印度建高铁的大计。
大计已定,问题来了,到底让哪国人来建呢?
安倍晋三自与中国交恶以来,频频往印度这样的国家跑。莫迪总理也顺水推舟,与安倍晋三密切互动。
这种互动,一度让中国很是紧张。
安倍晋三作为日本首相,自然极力劝服莫迪,使用日本高铁技术,与日本人合作建高铁,就算不与日本合作,最好也不要与中国人合作。
莫迪总理为了投桃报李,也一度回访日本,两国元首互动很密切,世界舆论一度认为,莫迪跟定了日本。
但大国外交博弈永远不会如此简单而静态。
据路透社11月25日报道:“印度铁道部发言人当天表示,印度本周将与中国签署协议,就德里与钦奈之间修建1750公里高铁线路提供可行性报告。据悉,该可行性研究将由中国方面出资进行。”
这位发言人表示,预计两国将与本周内签署协议。
这等于昭告天下,中印两国合建高铁的八字,已经有了第一撇儿!如果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印度高层或议会认可,关乎印度未来发展前景的德钦高铁,将可能由中国人主导兴建。
这等于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计划,打了一剂强心针。要知道,前段时间,墨西哥就不惜承担违约费用,中止了与中国合建高铁的计划。
墨西哥的违约,应与美国人的介入有关。
毕竟,墨西哥与美国接壤,被美国人视为南部后花园。在电影《后天》中,美国本土被冰雪覆盖后,美国政府选择墨西哥作为备选流亡地。片中,美国政府宣布解散。其实,如果真发生了那种不测事件,美国人估计会占领墨西哥,将墨西哥改造为新美国!
美国人的这种心态,中国北宋创始人赵匡胤早就形容过,就是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当年,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把世界拖入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今,美国人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人在墨西哥建高铁?
好在,印度距离美国很遥远。尽管美国人也重视印度,但并没有重视到阻止印度政府与中国人合建高铁的地步。在这个问题上,印度总理莫迪的选择余地,要远远大于目前的墨西哥政府。
从印度总理此前的出访行程来看,他一开始是偏向采用日本技术,并与日本人合作建设国内高铁项目的。
但经过权衡,莫迪暂时选择了中国。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世人无法知晓,但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找到一些可以解释这一问题的说法。
莫迪最终选择中国,最大的可能原因,我在上半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过,就是印度与中国有相似的国情——地广人多。相反,日本则地狭人多。日本的国情,加上日本人精细的国民特征,决定日本高铁项目单位成本要远远超过中国。
另外,从建设高铁的经验来说,中国人要超过日本人。日本人建高铁项目的时间,要远远早于中国人。但问题恰恰在于,中国人因此拥有后发优势,在很多方面,技术指数肯定会超过日本同类项目,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比日本人厉害,而是时间的问题。
举一个好懂的比喻,就是2014年11月份刚刚买得起电脑的家庭,所添置电脑的先进程度,肯定会超过2009年就购置并使用到今天的电脑。高铁本身寿命,又远远超过电脑。日本国土又小,不可能建设更多的新高铁。
至于中国高铁项目的质量,因为某个事故,笔者也曾经一度狐疑。可经过这几年的高铁旅行,感觉中国高铁的安全性还行。
至于合作风格方面,中国人肯定比斤斤计较的日本人更好合作。
自然,在这个问题上,精明的印度人也利用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竞争。比如,这次合作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完成的费用,就全部由中国人出资。这笔高铁项目如果要执行到最后,估计中国人在利益上要做出不少牺牲。
不过,从这次印度人的选择来看,印度与中国未必天然为敌,日本未必一定能把印度拉到自己一边。
未来,印度将成为中国的敌人还是朋友?这要看中美日印四国的博弈。相信聪明睿智的中印领袖,会选择维护两国之间的友谊。
2014年11月25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