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圣经》让人眼前一亮
(2013-03-12 21:45:55)
标签:
宗教文化面相子女情操人性文化 |
分类: 中美关系 |
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来到人世间,有没有特殊的使命?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让孔子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究竟是什么道?孔子究竟悟出什么道,才让他坦然面对死亡?
古往今来,为何有些人能够参透生死,而绝大多数人却恐惧死亡?为什么有些人临死前身边鬼影憧憧,死亡的面相极为恐惧?为什么有些人临死前安乐祥和,微笑着合上了眼睛?人死如灯灭还是死亡只是另外一个旅程的开始?
这些问题,从人类诞生那天起,就一直纠缠着懂得自我反省的人们,有些人因此成为哲学家,有些人因此疯癫,有些人因此皈依了各种宗教,但灵魂的救赎,却是每一个人迟早要面对的问题。
几年前,就喜欢上了美剧。比起大陆剧,美剧内容更多元,思想更开放,题材更大胆,情节更悬疑,人性更丰富,对灵魂救赎之类的问题,也比较多得加以不同角度的阐释,除此之外,就是商业性的暴力,凶杀和情色元素。
在这种全球性商业化的时代,美剧《圣经》的诞生,让很多率先品尝其中滋味的人,感到眼前一亮。
拜互联网所赐,已经看了两集《圣经》。多年前,曾经反复阅读《圣经》,对其中的故事很熟悉。旧约里的很多故事,让俺看了很是不爽,当时也写了一些文章,批评《圣经》旧约一些故事的荒唐、残忍和自大,而且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以色列人号称是上帝遴选的子民,为何近代以来这么民族屡屡遭受其他民族的欺负?
至于新约,局面与旧约完全不同。耶稣作为上帝之子,苦口婆心的在以色列人以及其他中东民族中间传播福音,受到大众的排挤、攻击、诽谤和怀疑,他在预感到自己被背叛被送上十字架之后,依然从容地赴死,这种为了人类而受难的情操让人钦佩,却也留下了一个问题,既然耶稣如此厉害,为何救不了自己的命呢?
后来,兴趣渐渐转移到其他宗教文化,《圣经》渐渐地被我抛在脑后,如今,美剧《圣经》又燃起了我从前的兴趣。
美剧《圣经》,从诺亚方舟传说开始,开篇就是诺亚向自己子女讲述上帝开天辟地的故事,上帝为了净化道德堕落的人类,让地球被大洪水洗劫,仅留诺亚一家人和各种动物们,然后,就转移到以色列人的始祖亚伯兰的故事,接着几百年过去,摩西率领以色人脱离埃及人的残暴统治,跨越红海,寻找梦想中的上帝应许之地,然后,是约束亚的武力征伐时代,相信《圣经》里面的很多英雄,会在这部美剧中出现。
《圣经》是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之一。当摩西秉承上帝的意旨,挑战埃及法老的尊严,宣称法老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就揭晓了西方基督文明反对领袖个人被神化的文化密码!与全能的上帝相比,就算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不能为所欲为,也要有所敬畏,也不会让自己的民众崇拜学习自己,当需要与民众交流时,也是通过极为平等的交流,而不是硬性的灌输。
以前,北宋王安石为了推行自己的变法意志,宣称所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信奉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变法哲学,结果如何呢?下场十分悲惨不说,也给当时的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人类若在自然界面前自高自大,最终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无所敬畏的新人类们,最终也必须面对灵魂艰难痛苦的救赎或审判!
2013年3月12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