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何让反日义士返回中国
(2013-01-04 21:20:07)
标签:
现代文明财产损失逆子之间韩日文化 |
分类: 中日关系 |
关羽之所以被不断神化,与他的感天动地的义气相关,任凭现代一些无良学者如何抹黑关公,都无法抹杀关羽身上的义字招牌。
21世纪,传统价值观在中国逐渐式微,市场价值广泛流行,金钱势力不断俘获人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
然而,并非所有现代人都被金钱俘虏,还有很多将理想、信念、忠义放在心上的人。刘强,就是这样一个将自身利益抛之脑后,为了替外婆祖父被日本人残酷虐待出口恶气,以援助日本灾区的名义,前往日本,并在自己曾经当过慰安妇的外婆生日那天,在靖国神社门口的柱子附近放火。
日本警察没有抓到刘强的现行,这位反日义士成功逃离日本,赶赴韩国,参观了自己外婆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再次向日本驻韩大使馆,投掷了4颗燃烧弹,被韩国警方擒获,判了10个月的徒刑。刑满释放以后,由于日本要求从韩国引渡刘强,刘强再次遭遇韩国司法的审判。
于是,反日义士刘强,就成为韩国政府手里的烫手山芋,即将卸任的李明博面临艰难选择,是将刘强引渡到日本接受日本司法审判,还是让刘强返回中国?
1月3日,韩国地方法院给出了答案,非但没有将刘强引渡至日本,反而让他获释并于近日回国。韩国政府的决定,让日本感到遗憾。日本为了挽回面子,将韩国的这一举动,与尚未就任的朴槿惠总统切割,认为这都是李明博的主意,韩日关系的未来因此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那么,韩国为何会拒绝向日本引渡刘强,并让这一反日义士从容返回中国呢?这仅仅是李明博的意思吗?难道这是李明博卸任之前送给中国的最后一项大礼?韩国之所以不给日本面子,让刘强直接返回中国,有以下原因:
其一,刘强的反日义举,受到韩国舆论的尊敬。这种尊敬体现在韩国地方法院的判词上:“罪行的对象是靖国神社,其在法律上虽是宗教团体财产,但也是祭祀主导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战犯们的象征性场所。刘强为了政治上的大义,犯下了罪行,两者具有关联性。”政治上的大义的说法,证明在韩国人眼里,刘强可称“义士”。加上刘强的纵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韩国地方法院拒绝将刘强交付日本。
其二,这是李明博政府对安倍晋三启用在独岛问题上做出伤害韩国人感情言行的日本政客的一个报复。韩国也是当年日本侵略的受害者,但现在的韩国政府最重视的是日韩关系中的独岛归属问题。因为在这一问题上的争议,韩国曾经拒绝相关日本政客入境。而刚刚上台的安倍晋三,却启用一些不受韩国欢迎的政客入阁,韩国政府看在眼里,内心十分气愤,难免用释放刘强归国的做法来表达对安倍晋三的不满。
其三,这也是韩国政府释放对华友善信号,策应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试探与中国联合对付日本,以捍卫各自争议领土主权的可能性。中日之间,有钓鱼岛问题;韩日之间,有独岛问题;美国人既不会帮中国夺回钓鱼岛,也不会帮韩国人守住独岛,只有中韩联手,才能遏制日本的领土野心。朴槿惠尽管尚未到任,在释放刘强问题上,应该会有发言权,这件事,并非只体现李明博个人的意志。
忠臣孝子人人爱,奸臣逆子人人恨,这种传统价值观,在韩国还很流行,反日义士刘强虽然受到韩国法律制裁,却也受到韩国舆论的尊敬。从关羽、岳飞等人声望的历史发展演绎来看,只有忠义之士才能得到中华历史的永久承认。不过,刘强以纵火方式焚烧日本靖国神社的做法,颇有暴力色彩,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不宜提倡。
2013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