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露露母女能终结审丑现象吗
(2012-11-29 22:37:09)
标签:
福州污言秽语神经时间商业价值文化 |
分类: 风声云起 |
挣大钱就等于成功吗?挣钱多少能衡量出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吗?就算按西方的标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是非常明确的不。如果有钱就代表成功的话,巴菲特、盖茨等人也不会再去劳心劳力去做慈善甚至将财富裸捐了。
从江苏教育电视台的一期《棒棒棒》节目可以判断,以在车展上“大尺度裸露身体”成名的干露露,和她的妈妈以及妹妹近乎狂热的相信:有钱就代表成功,有钱就能拥有一切。
干露露母女的这种畸形价值观念,在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的中国,似乎很有市场。这种畸形到变态的观念,波及到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老媒体,就衍生出所谓的审丑现象。一些素质低下的拜金人士,会把自己的挑战社会容忍底线的言论、图片、行为和影像提供给媒体炒作,故意挑动社会各界谩骂自己。
干露露们的逻辑是,骂自己的人越多,证明自己越能吸引眼球,越有人气,越能成为新老媒体的炒作工具,然后就越红,就越有商业价值。于是,干露露母女在《棒棒棒》节目里,就把这种现代流氓逻辑发展到巅峰地步。
姐姐叫干露露,妹妹叫干毛毛,光从这姐妹俩的名字来看,就可以看出她们母亲的恶俗的炒作思路,根据她们母亲在江苏教育电视台喊出的计划,她们似乎想要冲出中国,走向亚洲,最后红遍世界,素质之低下,无知无畏到让人发指的地步。
《棒棒棒》对干露露母女的低俗到下流无耻的炒作,引发国内舆论的炮轰,如果在过去,炮轰的声音越多越杂,节目制作方和干露露母女越喜欢。好在,广电总局也看不下去了,终于代表民意出手:
据媒体报道:“11月29日,广电总局研究决定:鉴于江苏教育台11月24日录制竞猜节目《棒棒棒》时,违反有关宣传管理规定,致使恶言丑行在网上传播,放大了丑恶现象,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给予江苏教育台自11月30日零时起停播整顿的处理。此前,干露露母女在该节目上口出污言秽语。”
广电总局对江苏教育台和《棒棒棒》节目的处理,基本上等于封杀干露露母女,短时间内,恐怕很少有电视台敢顶风作案,请干露露母女录制节目。那么,干露露母女被封杀这件事,能否终结近年来逐渐流行的审丑现象呢?
很难。
以凤姐、干露露为代表的审丑现象,之所以不断出炉,不断挑战社会公众的神经底线,与新老媒体越陷越深的商业化有关。对于市场化媒体来说,眼球就等于流量,流量就等于影响力,影响力就等于广告吸引力,广告客户就是财神爷,不能吸引眼球的节目,早晚被下课。所以,对媒体来说,炒作争议性的个人和议题,将是常态。
媒体的这种市场化需求,毕竟关乎媒体的生存,也无可指责。问题是,在炒作争议性人物和议题时,要注意遵守国家法律和良俗,不能无限挑战大众所容忍的底线。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挨骂的确也是一种负面人气,但如果百分之百的受众反馈都是骂声,被骂者也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了。须知,如果不能引起受众发自内心的喜爱,眼球们是不会转化为能够变现的粉丝的!
2012年11月29日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