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会停止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数据吗?

标签:
天气预报吴晓青宋体美国大使馆空气质量军事 |
分类: 中美关系 |
空气监测质量及发布,是个外行看不懂的技术活,很容易被内行人玩弄数据。就算数据真实,也可以通过降低标准,得出环境质量尚好的评价结果。美国驻华大使馆自行监测并发布北京的PM2.5数据,供来华访问的美国人及使馆工作人员做出行参考,这本来是美国人自己的事情。
美国人监测并发布的PM2.5数据,被粉丝众多的潘石屿在微博上发布,并作为出行参考,迅速引发围观,成为全国瞩目的公共问题,中国环保部门的监测手段、监测点选择、标准体系遭到公众质疑。
于是,在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环保部针对PM2.5数据的发布权归属,做出针对美国人的绝地反击:“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及发布,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属政府的公共权力,个别国家驻华领事馆自行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从互联网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希望停止发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信息。”
那么,美国人会听环保部的招呼,停止发布北京等地的空气质量数据吗?
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要搞明白另外一个问题:美国人当初为何会自行监测并发布北京市的PM2.5数据?是美国人不信任中国环保部门所发布的数据吗?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环保部门迟迟不发布PM2.5数据,而美国人又希望如同美国国内一样看到这一数据;二是美国的空气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要比中国严格地多。
据吴晓青副部长介绍:“比如美国1997年发布PM2.5Ⅱ级标准的时候,制定的是65微克/立方米。事隔10年,2006年修改这个标准的时候,才到35微克/立方米。因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紧密相连,而中国现在发布的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其中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是根据中国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决定的。”由于中美空气质量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在中国可以接受的数据,在美国人看来就是十分危险的。
中国能否要求来华美国人入乡随俗,根据中国环保部门发布的数据决定是否出行和参加户外活动呢?很明显不能,这样做等于让这些美国人慢性自杀。美国大使馆为了来华美国人的健康,根据美国的空气质量标准自行监测发布自己的数据供美国人参考,无可厚非。至于美国大使馆的数据被扩散出去引发一系列问题,则非美国大使馆所能控制。
中国环保部门的监测手段、技术和空气质量标准,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似乎也能够承受,来华访问的美国人却无法接受,环保部想让美国人停止监测并发布北京、上海等地的PM2.5数据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毕竟,美国大使馆端的是美国纳税人所提供的饭碗,为奔走于世界各国的美国人提供最完善最体贴的服务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尤其当美国人发现自己发布的PM2.5数据还可以顺便起到抹黑中国效果的时候,美国人更不可能停止自行监测和发布北京上海等地的PM2.5数据了。
难道中国人真的可以像武侠小说里那样,百毒不侵,抵抗水平整体超越欧美人士吗?如果真有人这样认为,那就跟迷信“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搞笑。中国环保部门为什么就不能直面中国空气质量遭到污染的严酷现实,在空气质量标准上与欧美接轨,用最严格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来给公众提供一个真实的空气评价结果呢?
如果中国环保部门的空气监测技术和标准能够与美国保持一致,美国大使馆还会投资设备自行监测北京上海等地的空气质量吗?不会。毕竟,美国纳税人不会让他们乱花钱搞重复监测。因此,在中美空气质量标准统一之前,美国大使馆不会停止自行发布北京上海等地的PM2.5数据。对于中国人来说,多一个更严格的出行参照标准,避免在不适合户外锻炼的天气进行户外锻炼,不是坏事儿!
2012年世界环境日于福州